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戏曲现代戏,发展正当时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好戏连台、记忆犹新,全国优秀剧目进京展演近日也已落下了帷幕。这些节目中,给我印象更深的还是戏曲剧目,特别是戏曲现代戏。
这些剧目是从全国基数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地方戏创作中精选出来的,而且现代戏占比超过了半数——豫剧《焦裕禄》、评剧《母亲》、淮剧《小镇》、秦腔《狗儿爷涅槃》、评剧《红高粱》、川剧《尘埃落定》、湘剧《月亮粑粑》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交口称赞。
戏曲现代戏的创作,直接关系到戏曲艺术在当代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不可否认,传统戏曲的表现形态和手段(程式)与当代生活是有距离和矛盾的,新的生活、新的形象呼唤新的表述方式和演出样式。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戏创作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创作出一批有重要影响的作品。近年来更取得了新成就,除了入选“十一艺节”的十多台现代戏剧目,还有大量因名额所限而未能参演的新创优秀剧目,如商洛花鼓戏《带灯》、湖南花鼓戏《我叫马翠花》、扬剧《花旦当家》、锡剧《三三》等等??梢运?,戏曲现代戏的创作已经趋于成熟了。
不过,新世纪以来的现代戏创作也曾走过弯路。现代戏的创作需要借鉴现代舞台艺术,包括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等,但有一段时间,盲目崇拜西方舞台艺术,以为西方舞台艺术比中国传统戏曲先进,甚至用话剧改造戏曲,用写实改造写意,用所谓的现代性改造戏曲的民间性和草根性,造成了戏曲个性和独特魅力的自我迷失。再则,盲目过度使用现代舞台技术,大制作、高成本,重物质、轻艺术,同样是迷失了戏曲的本体和价值。
教训总能让人警醒。戏曲工作者重新校准了创作方向,返本开新。所谓“返本”,就是激活传统,回归和发现戏曲艺术之本;所谓“开新”,就是融入时代,不断开拓新的表现手段。近年来,戏曲现代戏如果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重视传承发展、彰显戏曲本体之美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戏曲现代戏剧目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城市生活是选材的重要方面,而农村题材尤为丰富和成熟,在为“三农”写戏、演“三农”的戏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我国基层百姓,尤其是农村,更喜欢传统戏曲,喜欢家乡充满乡土气息的地方戏。戏曲现代戏在人物创造上也有着鲜明的特点,有当代先进人物、英模人物,而更多的是聚焦普通人、小人物,但人物虽“小”、精神不“小”。艺术风格也接地气,有乡土味,幽默机趣,尤其以喜剧最为突出。去年,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第二十八届年会在长沙召开,会议以戏曲喜剧的美学精神为题,专门探讨了戏曲现代戏喜剧的成就。
这次进京展演的优秀剧目,也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焦裕禄》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歌颂英模人物的现代戏,而是真正触及领导干部心灵的好戏?!赌盖住匪茉斓拇饶感蜗螅强拐绞逼谇蛲蚋銎胀盖字械囊辉?,她的伟大恰在于普通人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淮剧《小镇》写的也是普通人的普通事,却写出了道德自我完善的艰难,知耻而后勇的可贵,自我救赎和道德担当的可敬?;淳绲某?,行云流水,如诉如泣,极具感染力。秦腔《狗儿爷涅槃》写的是最基层的农民,颇具思想深度。同名话剧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近年来改编为秦腔,其思辨性和深刻性并没有因为时间的进展而减弱,而且,该剧借助秦腔丰富的表现手法和二度创造,我以为比话剧更好看,也更感人。
近年来还有许多优秀现代戏的创作,如上所述,《我叫马翠花》《花旦当官》等,都颇有影响?!段医新泶浠ā肥且怀銮嵯簿纭>缰械穆泶浠?,尽做“傻事”、好事,却总被误解,但马翠花乐此不疲。这种积极乐观、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德报怨、以善待人的精神,正折射出乐天向上的健康的人生境界?!痘ǖ┑惫佟吩诘毕铝餍械摹按骞傧贰毕分幸彩潜鹁咭桓瘛5毕潞芏嗟摹按骞傧贰?,基本上形成了脱贫致富的创作套路。本剧另辟蹊径,从一个古戏台的故事,引申出新农村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的重大命题,这就赋予了该剧更为深厚重大的文化意义。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戏曲 现代戏 创作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