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面临英国“脱欧”德企缘何无法淡定
新华社柏林3月29日电新闻分析:面临英国“脱欧”德企缘何无法淡定
新华社记者乔继红
英国29日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后,德国总理默克尔说,即便英国离开,欧盟依然成功,并希望“英国依然是欧盟的亲密朋友”。德国外长加布里尔当天也表示,英国和德国需要彼此,“让我们继续做朋友”。
尽管总理“淡定”,外长“大度”,前景也似乎友好和谐,德国企业却乐观不起来。
“脱欧”程序一旦启动,须在两年内完成谈判。这场史无前例的“离婚”谈判注定艰难,争议分歧在所难免,过程将十分漫长,带来的不确定性也空前巨大。
德国作为欧盟最大成员国,与英国经贸联系密切。英国是德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场,2016年英德贸易额达1220亿欧元(1欧元约合1.08美元)。根据德国工商业联合会的数据,德国约有75万个工作岗位依赖对英贸易。目前在英德国企业约2500家,创造就业约40万个。
但英国“脱欧”后欧洲经贸格局的调整,以及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势必给德英经贸及在英德企带来冲击。去年,德国对英国出口下降3.5%,在英国“脱欧”公投后的下半年下滑尤为明显。
德国工商业联合会对2200家德企的最新问卷调查显示,40%的受访企业认为自身业务将因英国“脱欧”受损。德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埃里克·施魏策尔说,英国“脱欧”会对与英国有贸易往来的德国企业造成重创,未来贸易影响还会进一步显现,长期来看投资也会继续下滑。
目前,高盛、汇丰等金融企业已开始将业务从伦敦转向巴黎、法兰克福等欧洲大陆城市,一些在英日本企业也在考虑撤出。德国企业也面临同样问题,德国工商业联合会的调查显示,受访德企中9%打算从英国撤资,转回德国或欧盟其他国家。
对德国企业来说,英国“脱欧”后欧洲共同市场的命运,将成为影响业务发展的决定因素,未来货物、服务和人员能否自由流动成为主要担忧。
调查显示,年营业额在1000万至5000万欧元的中小型德企最为悲观,它们担心英国“脱欧”干扰供应链,海关手续变繁琐也将增加成本。对于未来,90%的德企都希望英欧之间仍能保持货物自由流通。
企业的愿望能否实现取决于英欧谈判的结果。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英国“脱欧”特别小组负责人马丁·菲舍尔说,谈判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有约2.1万份法律文件,双方要谈“分手”费用,还需重新定义欧盟与英国的关系,必定耗时漫长。
除英国之外的欧盟27国领导人将在4月29日举行特别峰会,商讨英国“脱欧”谈判的方针。默克尔说,德国已做好谈判的充分准备,争取把对在英德企的影响减到最小。加布里尔也说,谈判应保证英国不与欧盟彻底决裂。
在德国极具影响力的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总裁蒂洛·布罗特曼说,英欧谈判应快速、透明推进,争取2年内达成协议,以减少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的打击。但他同时强调,谈判应首先确保欧盟统一市场,不能对英国做出“单方面妥协”,英国不能成为特例,不能与“脱欧”前没有差别。
施魏策尔也认为,欧盟在谈判中应立场强硬,不能对英国做出过多让步,因为那样不仅会损害欧盟统一市场,还会给德国企业造成更大的风险。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英国 脱欧 德企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