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方寸之中话“清明”
南宋诗人吴惟信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其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清明上河图》特种邮票

《清明节》特种邮票

《二十四节气(一)》特种邮票之清明
2006年,清明节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纪念这一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中国邮政于2010年4月5日发行《清明节》特种邮票,全套3枚,图案分别为“清明节·祭祖”“清明节·踏青”和“清明节·插柳”。这是中国邮政继《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之后发行的第五套以中国传统节日为题材的特种邮票。
《清明节》特种邮票由刘赦和康凯师生共同设计,采用传统的中国画工笔重彩来表现,形式古朴,色彩典雅,画面生动。3枚邮票图案人物活动均在野外:蓝天、白云、小草,以体现清明时小草青青、大气洁净的“洁齐清明”之说。邮票中的人物均为古装人物,体现出传统清明节的历史久远。
第一枚“祭祖”:祭祖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这枚邮票图案表现的是帝王祭祖的大型官祭场景,左侧下角的墓坊以示皇陵?;实鄯傧慵雷?众大臣簇拥,背景为青绿远山,以点明“清明这样一个清润明朗的时节”。
第二枚“踏青”:清明是人们春游的好时节,大人小孩在这一时节纷纷出去放风筝,有些人还把风筝线剪断,凭风将风筝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这枚邮票图案表现的是古代小孩子在清明时在郊外放风筝的情景。画面中的孩子们露出的膀子和小腿,意在表现冬去春来天气变暖的清明气候。
第三枚“插柳”: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值此清明佳节柳条发芽之际,人们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在北方则演变成清明节前后为植树造林的季节,因而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民谚。这枚邮票图案表现的是古时人们在清明节栽种柳树的情景。
另外,2004年10月18日我国曾发行《清明上河图》特种邮票,全套9枚小版全张,张内三横连9枚邮票连接起来是此画完整的长卷。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以北宋汴京(今开封)为背景,以汴河两岸风光民俗为题材,逼真详尽地描绘了当时城乡人民清明节竞相出游的场景,画面上人物众多,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古代清明时节人们迎春出游盛况的一个缩影。
中国邮政还于2015年2月4日(立春)发行了《二十四节气(一)》特种邮票,1套6枚,其中第5枚“清明”的图案是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
在此以前,我国台湾省邮政部门曾两次发行《清明上河图》题材的邮票,但表现的并不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而是清乾隆元年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5位宫廷画家合作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笔墨精工,设色绮丽。之一是1968年6月18日发行的《故宫名画清明上河图》邮票,全套7枚,前5枚为长卷式横连,图案截取画卷中描绘街景风光和汴河秀色的部分,后2枚为单票,图案展现的是御花园、城墙、城门和汴京桥等景观。之二是1969年5月20日发行的《清明上河图古画特写》邮票,全套5枚,前两枚连票为迎亲图,图案为迎亲乐鼓和花轿,后3枚为单票,图案依次为牛车、画店、茶摊。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清明 邮票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