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千家峒,永不消逝的瑶族精神家园

牧归

千家峒瑶胞在跳长鼓舞

千家峒田园风光
“踏遍万重山寻找千家峒,渡过千条河梦回千家峒。”10月底,广西龙胜80多岁的盘仙株老人,带着10多名儿孙来到江永县千家峒寻根。
在千家峒盘王巨型雕像前,他们焚纸、烧香,祭祀自己的瑶族祖先。盘仙株老人激动地说:“这就是千家峒,是我们寻找了多年的老家!”盘仙株领着一家人,走进大溪源、大宅腹等古瑶民曾经居住过的村子,与当地瑶胞唱瑶歌、跳长鼓舞、喝油茶,深情叙说千家峒的过去和现在。
江永千家峒,历史上曾经是瑶族的祖居圣地,在瑶族文明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页,这里的传说故事脍炙人口,这里的名山秀水让人留连忘返。
在一个深秋晴日,记者走进了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
一个洞,两座山:
诠释着千家峒古老的传说
“官府公差把峒进,逼交皇粮送京城。人逢乱世难躲开,朝廷兵勇进峒来。瑶人退出千家峒,跋山涉水开路行”。远远就听到瑶家人人会唱的《盘王大歌》。从那古朴、低徊的吟唱中,可以听出他们迁徙的艰难。
从江永县城往西北驱车5公里,见到了公路旁千家峒的入口——穿岩。和我们同行的杨仁里,从事民族事务工作30多年,曾担任过县民委主任,是瑶族文化研究的本土专家。他一下车就介绍起千家峒来:“在瑶族的语言中,‘峒’是指群山环抱的肥沃小平原,千家峒是指居住着一千户或几千户瑶家的山间小平原。据瑶族古籍《千家峒源流记》记载,千家峒是瑶族先民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的聚居地之一?!?/p>
他指着前面窄窄的洞口说:“这是个天然石洞。传说最早只有80斤重的牛才进得去。后来,瑶胞把洞口凿宽了。现在,人过不用低头,千斤水牯牛出进也不愁?!?/p>
从洞口进入,有一段30多米长的石缝通道,幽暗无光,走出通道豁然开朗,便到了洞旁的公路上。这时我们抬头看到了石壁上有钢钎印?!吧细鍪兰?0年代修筑公路时,把这面靠河边的半边石山炸开了,填进了河里?!蔽颐撬婕磁郎洗┭疑?。穿岩山上,四周峭壁高达二三十米,地貌奇特,十分险要。一堵石墙把千家峒口围得固若金汤。
相传,元代大德九年(1305)3月,官府发现千家峒后,派粮差进来催交粮税。粮官被好客的瑶民留下,热情款待,每户瑶民轮流宴请粮官,粮官3年不归,官府误认被杀,派重兵进“剿”瑶民。峒内12姓瑶民被迫反抗,在此筑石墙抵抗官兵,终因寡不敌众而撤离。
站在高高的观景亭中,极目远望,映入眼帘的是那样美丽动人:青峰环绕,绿水盈盈,一条条通村路环山抱水,一片片香芋田生机盎然,一幢幢瑶家楼鳞次栉比。山如黛眉,水似眼波,说不尽的秀润与妩媚。这就是千家峒,美丽的瑶族桃花源。
“千家峒的美在山。这里的山很神奇,状物逼真,有鸟山、马山、白鹅山、狮子岭、石狗岩、九牛戏水……最著名的当数鸟山、马山。看,那就是鸟山?!毖钊世锛で檠笠绲亟樯芷鹎Ъ裔嫉纳嚼?,并指着远处的一座山峰说。在千家峒古本书上,有“鸟山”或“鸡山”、“凤山”的记载。
驱车继续前行,进入中峒大宅腹村,我们一眼就看见一座山形态酷似骏马。杨仁里介绍说,马山是千家峒12姓瑶人在逃离千家峒前起誓重返家园的历史见证。瑶族在逃离千家峒的前夕,许多大事,都是在马山完成的。12姓瑶人在马山罗坪庙聚会祭盘王;把1根牛角锯成12截分给12姓瑶人各带1截,约定500年后再回来。他们把6尊铜官埋在马山平石岩口,并决定从枫木凹出逃的路线和时间等等。所以,千家峒古本书上都写了“峒内以马山为记号”、“马山屁股有平石岩,平石岩口有石童子,高三丈三尺,八人一围过,留作子孙作古记。”马山的北面有马颈大田,马山的屁股有平西大田。马颈大田、平西大田、南蛇大田、鹅颈大田就是《千家峒流水记》中的四块大田。站在马山顶上吹响号角,声音可以响彻上、中、下3个峒。
一个长鼓,一个歌声:
瑶胞始终不渝的追寻
“野羊撬,野羊撬,野羊撬断梓木树,梓木树啊好控鼓,控个长鼓好风流?!奔ぐ旱难枭?,身着盛装的7个人开跳了。一人手执朝笏,吹着牛角领舞,两个人打起长鼓,两个人吹芦笙,一个人打小鼓,一个人打锣。7人均绕方桌而舞,闪转旋跃,蹲腾立跳,动作粗犷,山野气息扑面而来……
“长鼓瑶人割不断,子子孙孙要归源?!毖钊世锔嫠呒钦?,讲瑶族,人人都知道《盘王大歌》和长鼓舞是象征,他们本身是瑶族迁徙史的产物。瑶民逃亡前跳起长鼓舞祭盘王,约定有朝一日散而复聚时,将12截牛角合拢,吹响3声,方可入峒,并宣誓500年后,子孙后裔漂泊到天涯海角,也要回千家峒团聚。
此后,瑶家人一直在深山密林间,加之封建统治阶级的驱赶和掠夺,他们比同为游耕民族的苗族的迁徙更为频繁。但是,他们从不喊苦和痛,他们唱歌。唱给山听、唱给河听、唱给自己听。只要一开口唱歌,便忘掉了忧愁。田里插秧要唱《插秧歌》,上山采茶要唱《采茶歌》,喝酒要唱《酒歌》,山坡上起荒还要敲起锣鼓,一人领唱,众人合唱,还有寿歌、丧歌、孝歌……
“郎在高山打鸟玩,妹在河心洗韭菜。郎要韭菜拿几把,要想攀花夜里来”。这是瑶家姑娘对小伙唱的情歌,热烈火辣直白,就在田间地头,在弯弯山道,从心里喊出来。
“只要唱起歌,瑶人就不觉得苦,更珍惜生活的甜?!毖钊世锼?,在此后的一次一次的迁徙中,能歌善舞的瑶族同胞把记忆和心酸都融入到了瑶歌和长鼓舞里,满怀着对祖先的怀恋和对千家峒的向往。
元朝以后的漫长岁月里,瑶族人民逐渐形成一种强烈向往千家峒的民族心理,即希望重返千家峒居住,过从前那样的生活。在这种民族心理支配下,许多瑶族群众跋山涉水,不畏艰险,到处打听12节牛角的下落,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千家峒故地。
1931年,广东连山、连南等县瑶民,或只身,或三五成群,或兄弟结伴,离乡背井,翻山越岭,到过浙江、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很多地方,依据老人的传说和古籍的记载,寻找千家峒故地。
1957年3月,在广西恭城县观音乡周先隆组织下,联合灌阳、荔浦、富川、阳朔等县的瑶民36人,从恭城县观音乡狮塘村出发,沿都庞岭步行,翻山越岭抵江永县大远瑶族乡,发现这里周围青山渺渺,千年古树参天,中间是一块大盆地,便认定这里就是千家峒,并在盘王庙中祭祀自己的祖先,发誓一定要返回故园——千家峒。8天后,他们回到家乡向乡亲们报喜。不少瑶民闻讯后,决心联合起来搬回千家峒居住。后经当地政府做工作,才使瑶民安定下来。
1982年11月到1985年5月,中南民族学院政治系讲师宫哲兵先后6次到中国南方各省的瑶家山寨进行调查和访问,广泛收集了瑶族民间保存的《千家峒》各种手抄本,并对手抄本中提及的地理特征,进行了反复的调查和考证,于1985年编辑出版了《妇女文字和瑶族千家峒》一书,首次以学者的视点提出了瑶族千家峒故地就在湖南省江永县大远瑶族乡的观点。1986年5月18日至22日,中南民族学院政治系和江永县人民政府联合在江永县召开“瑶族千家峒故地问题座谈会”。来自湖南等7个省、市、自治区研究瑶史的专家、学者共43人,取得一致意见,认定大远瑶族乡就是瑶族千家峒故地。1987年10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大远瑶族乡改名为千家峒瑶族乡。2002年11月19至23日,湘粤桂3?。ㄇ?0县(市)第6届南岭瑶族盘王节暨江永女书国际研讨会在江永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国内各地瑶学专家、学者代表40多人,参加“南岭瑶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瑶族经济及发展”为主题的瑶学研讨会,会议确定江永千家峒为“瑶族古都”,提出构建瑶族寻根文化的框架,启动千家峒的寻根文化旅游,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建议,在国内外产生良好的影响。
之后,世界各地瑶胞纷纷前来寻根问祖,寻根文化逐步兴盛。杨仁里接着说:“瑶族敬奉盘瓠为祖先。瑶民居地多建盘王庙,设盘王的生日即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盘王节。”每逢这一天,以一村或数村联合举行还盘王愿,以表达对盘王的敬仰和崇拜,祈求保佑平安,吉祥如意。不少海内外瑶胞也在这一天前后回到千家峒团聚。
一家三代苦苦寻找:
“天涯海角,也要回千家峒”
“为什么全世界的瑶人都会唱千家峒的古歌,为什么瑶人代代相传一本《千家峒源流记》?为什么他们一次次寻访千家峒,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当我们见到被誉为“千家峒的精神标杆”的赵德标时,赵德标连珠炮一般发问。
“我把千家峒看得比命还重要。无论如何也要回到千家峒!”赵德标浓浓的荔浦口音里略带一点千家峒音。我们的来访,勾起了赵德标无数的记忆。
75年前,赵德标出生在广西荔浦县葡芦乡万全村。从他记事起,爷爷赵玉林那一辈的人就开始四处寻找千家峒。赵玉林从前辈传给他的一本叫《千家峒源流记》的古装书中得知,千家峒是瑶族历史上最重要的居住地之一,是瑶族人民的幸福乐园。关于千家峒故地,盘瑶内部传说不一。世代瑶家儿女四方寻觅均是无果而返。同样,赵玉林也不例外,过平乐,穿恭城,出广西,进湖南,多年来寻找千家峒都没有成功。
赵德标出生后,赵玉林便叫来赵德标的父亲赵如田说:“现在你做了大(父亲),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该对你讲了”。接着赵玉林给儿子讲了千家峒的故事,然后郑重地将《千家峒源流记》传给儿子,嘱咐他继承前辈的遗志,继续寻找千家峒。赵德标的父亲赵如田最后一次外出寻找千家峒是在1956年,那一次他步行走过永福、桂林、兴安、全州,行程1000余公里,最后仍然空手而归。
那一年,赵德标已是16岁的青年了,他满怀信心地对父亲说,我长大以后一定要找到千家峒。1982年夏天,赵德标的家来了两个纯朴厚道的山里人,他俩说千家峒就在湖南道县他们家附近的高山上,并留下了地址。当年8月,赵德标就如约来到道县,登上了都庞岭上的韭菜岭。登上山顶,赵德标觉得这里不像书中描写的千家峒,于是决意回广西继续寻找。
1982年秋天,赵德标再一次上路,这次他发誓:不找到千家峒决不回家乡!在途中,他遇到了来自江永县大远乡的赵顺旺两兄弟,巧合的是他们也在到处打听千家峒的所在地。随后,赵德标随赵顺旺来到了大远乡做客。在此,他惊奇地发现,这里与书中的千家峒有几分相似,于是拿出《千家峒源流记》仔细考察核对:四周是山,当中一块平地,平地分上峒、中峒、下峒3块,一条小溪穿峒而过,终年不涸,书中记载的马山、穿岩等十几个地名居然一字不差地对应上了。当赵德标把发现千家峒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带回家乡广西荔浦时,全县都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并成群结队到江永大远乡寻根访祖。
“找到千家峒后,如何才能到这里安家落户呢?这让我为了难?!闭缘峦氲搅艘雅薜秸饫锢础S谑?,他便在大溪源村考察起女婿来,当年相中了一位叫赵卫生的小伙子,经女儿赵回秀同意后成了亲。赵德标赶回家乡,变卖了房屋、土地和一切财产,带着全家7口人搬到大溪源村安家落户。从1982年至今,赵德标在千家峒一待就是30多年,他再也没有回荔浦。
说起江永今年举办盘王节的事,赵德标充满期待,他说,要是能再建一座盘王殿就更好了,那时候,全世界的瑶胞都能回千家峒来寻根祭祖。
斗转星移、人去物非,然而,湮不灭的是文化,割不断的是亲情。千家峒每年都要迎接一拨又一拨从远方归来的瑶胞后裔。他们当中,有鬓发皓然的老者,有年轻的伴侣,他们还没有看过千家峒是什么样子,回故土一游,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千家峒 瑶族 精神家园


新西兰纪念南岛地震七周年
吉林现50根2.5米巨型“糖葫芦”吸引游人拍照
汶川地震十周年图片展在欧洲议会举行
土耳其和西非国家承诺加强经贸关系
迪拜展出超级高铁设计模型 内饰豪华如头等舱
元宵灯展点亮“欧洲心脏”比利时
民俗文化闹新春
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赛中国队夺得银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