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影像学检查或可预防心源性“猝死”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29日电(记者 刘喜梅)3月25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早期识别和风险预警的影像学评价体系研究”重点专项在京召开项目启动会。据了解,该项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放射影像科主任吕滨牵头,是国家“十三五”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之一。
在项目启动现场,吕滨告诉记者,该重大专项由5个子课题组成,围绕冠心病CT影像学进行研究。其中课题1将进行3万人的队列研究,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该领域在研项目的最大样本量。该项目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影像学检测的方法,早期识别并提前预警冠状动脉急性事件的高危人群,从而防止心源性猝死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现在,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最大疾病负担,每年仅因心源性疾病猝死的人群就超过了50万人。也就是说,在全国每10秒钟就有1人猝死。但就传统的评价体系而言,这些猝死的患者在猝死前往往没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因而如何能够尽早识别这些有猝死风险的高?;颊撸晌俅惨缴透呶;颊叩墓餐枨??!甭辣跸蚣钦呓樯埽莞吠庖皆合钟械牧俅惭芯坷纯?,这些高?;颊呤强梢源佑跋裱险业揭恍┲ぞ莸?,因而如何借助影像学手段识别处于疾病早期的高危患者将对该类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通过影像学检测筛查出的高危患者,我们可以进行及早的干预,如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或者对患者及早进行药物治疗,如服用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等。事实上,如果一个人的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没有发现病变的存在,将预示着较长时间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风险极低,这样,也可以避免患者的过度焦虑以及临床不必要的药物治疗。”项目研究组成员之一侯志辉向记者强调。
另据了解,因该研究专项所需样本数量庞大,为保证项目顺利推进,项目组还将采用先进的医疗大数据处理技术来进行海量病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处理工作。
编辑:赵彦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 心源性猝死 心血管疾病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