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骗子博士”竟能进编委 “掠夺性”期刊黑幕曝光
一个研究团队对360家学术期刊开展了一次“卧底行动”——用一个虚拟的、不合格的申请人身份申请编辑委员会的职位。在百余家疑似“掠夺性”期刊中,超过三分之一都向其提供了职位;对比鲜明的是,从期刊引证报告(JCR)“白名单”中抽取、被列为优质出版物的另外120家期刊无一上当。
《自然》杂志22日发表文章,希望本调查能提醒学界提防这些不控制质量的期刊。
何谓“掠夺性”出版商
在世界各地,学术期刊里暗藏的商机都会使得一些假冒正统的期刊浮现,其创办的目的不是为了公开学术研究,而是营利,这种期刊就被称为“掠夺性”期刊。
“掠夺性”期刊出版商可能会拟出一个条款来让研究人员有意愿投稿,但在对方掏出预付款之后,又以各种名义索讨各项费用,包括审议、校对与著作权的归属都可能会存在问题。受害者通常是那些急切需要发表文章的科研人员。
国外“掠夺性”期刊的“黑名单”近几年屡被曝光,使许多研究者的警惕性在慢慢增强,不过“掠夺性”期刊仍然有它的容身之地。
对于身为作者的科研人员来说,“掠夺性”出版商会向他们收取费用,并在不对质量把关的情况下接受论文(尽管声称会筛选质量)。同时,许多研究者亦会经常收到这些期刊的邀请,并可能会回应出版商的“阿谀逢迎”,而不去检查他们信誉如何。
“骗子博士”的求职经历
此次,来自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和其他机构的研究者们针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调查。
研究团队成员都对一件事倍感困扰:那就是他们平时几乎每天都会被各类期刊邀请去加入编辑委员会,但自己却并没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些期刊的挑选标准究竟是什么?针对这一点,这些研究者决定采取一次“卧底行动”。
他们通过电子邮件向360家期刊——120家疑似“掠夺性”期刊、120家取自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OAJ)的期刊和120家JCR索引期刊申请了编辑职位。
他们的申请人是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资历也不合格的研究者,他们将“她”取名为Anna O. Szust,在波兰语中意为“骗子安娜”。
结果,近50家“掠夺性”期刊和8家DOAJ期刊任命“安娜”为编辑——回复都在几天之内,且没有经过任何审查。但没有一家JCR期刊接受“骗子博士”的申请。相比之下,有48家JCR期刊、45家DOAJ期刊和15家“掠夺性”期刊回复了“骗子博士”的邮件,但没有提供职位。
问题远超出调查范围
“掠夺性”期刊由来已久,这些出版商究竟造成了多大影响,甚至是否该将他们归为“掠夺性”的做法,一直以来都颇有争议。
而此次《自然》称,数家期刊“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利欲熏心”。它们只强调文章的重要性却不保障文章质量,且这些文章还是从愿意付费出版的研究者那里搜集的。调查过程中,不止一家期刊表示可以提成,有一家还写道:“我们很荣幸将您列为本刊的主编,您不需承担任何责任?!?/p>
甚至在卧底行动公开后,仍然有几家期刊在网站上将“骗子博士”挂为编辑委员会成员。
这次卧底行动被认为是针对疑似“掠夺性”期刊,有质量筛选的开放获取期刊和经常被引用、有影响因子的期刊首次系统性比较?!蹲匀弧吩蛳Mü玫鞑槟芴嵝蜒Ы绻刈⒄庑┎豢刂浦柿康钠诳?。
然而,仅有关注本身是不够的,卧底行动成员表示,关键要降低此类期刊的吸引力,那些奖励学者发表论文的人也必须评估所发表期刊的质量。
这项卧底行动事先获得了伦理审查会的批准。但科学家选择不公布这360本期刊的名称却另有原因——其中一方面是怕人们混淆,因为很多“掠夺性”期刊会有意选择与优质期刊相似的名称;另一方面则是团队相信,问题期刊的范围其实远超过他们所调查的这些。(记者 张梦然)
编辑:梁霄
关键词:骗子 博士 编委 黑幕 曝光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