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备受关注:为什么是“6.5%左右”
原标题: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备受关注 为什么是“6.5%左右”(经济热点)

人民视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为什么要把增速目标定为6.5%左右?“更好结果”又指的是什么,从哪里来?
“更好结果”意味探底结束吗
有专家认为,中国经济有望从L型的“一竖”过渡到“一横”
2016年,中国经济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速分别为6.7%、6.7%、6.7%和6.8%,这让不少人认为,今年经济增速目标或会调高。然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却将GDP增速目标下调至6.5%左右。为什么是6.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针对今年国际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不稳定性上升的因素,考虑到国内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要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GDP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
6.5%左右的增速,与民生就业息息相关?!熬迷鏊俚牡紫撸褪俏吮>鸵?,只要就业上不出问题,经济增长速度略高一点、略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按目前的弹性系数,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带动190万到200万人的就业,6.5%左右的GDP增速,就能实现1100万人以上的年度就业目标?!?黄守宏说。
6.5%左右的增速,又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衔接。根据测算,今后几年,经济增速保持年均6.4%多一点或者接近6.5%,就能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那么提出“争取更好结果”又指的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速探底已经结束?
“‘更好结果’就是高一点的增速?!比舜蟛凭敝魅挝币星渌?,现在很多经济学家、国内外研究机构,对于中国实现6.5%的增长还是比较乐观的,而且只要不发生较多不确定性事件,增速很可能比6.5%更高。但是,我们还是将增速目标定为6.5%左右,也是为供给侧改革解决结构性矛盾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
有专家认为,中国经济运行不太会出现V型或U型反弹曲线,但基本上已从“上半场降速阶段,过渡到下半场提质阶段,有望从L型的‘一竖’过渡到‘一横’”。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认为,“经过近7年的增速回落后,中国经济已非常接近底部了。2017年就是中国经济触底并转入中速增长期的验证期。转入中速增长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是否触底和进入中速增长期,需要一个验证的过程?!?/p>
在经济学家厉以宁看来,中国经济还是要从原来把速度和数量放在主要位置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以效率和质量为中心的发展方式?!敖衲昴懿荒苡?.5%以上的增长,要看效率基础怎么样?!崩饕阅治?,效率基础既包括物质基础,也包括道德基础,即认同感、凝聚力、共同的危机感等?!叭舷露荚谖玫车氖糯笙壮鲎约旱牧α?。这就表明2017年经济增速可能会突破6.5%,也可能有更多的经济成就?!?/p>
不过,专家同时也表示,对于“更好结果”不应有过度的“速度期待”或“速度焦虑”?!啊「媒峁⒎蔷褪且愦笏嗍降拇碳ふ?,而是释放一种积极信号,引导各地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撸起袖子加油干?!币星渌?。
实现6.5%左右都有什么牌
人口大国的市场潜力,“富起来了”的消费动力,新型城镇化的滚滚红利
在过去6年中,中国经济增速从2010年的10.6%回落至2016年的6.7%。与此同时,制造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出现分化,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有所累积等问题,也浮出水面。那么,今年中国经济有条件、有能力实现6.5%左右的增长吗?
在经济学家林毅夫看来,中国经济有潜力、有韧性、有优势,GDP达到6.5%左右的增速是可能的,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比6.5%更高的速度,也完全有条件实现。“‘6.5%左右’是一个相当好的表述,代表我们的信心,我们也确实有潜力、有能力达到这个目标。当然如果国际上出现一些我们无法掌控的‘黑天鹅’事件,那可能会比6.5%稍低一点,但这也是可以接受的?!?/p>
信心来自于人口大国的市场潜力。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内需市场为经济运行保持中高速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中国内需市场巨大。不少西方国家全国的人口也就三四千万,我们有近14亿人口?!?/p>
信心来自于“富起来了”的消费动力。中国告别了“衣食住行”的短缺经济,但大工业时代标准化、批量化的供给越来越无法适应大众高品质、个性化的需求。推动供需结构有效匹配、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良性互动,将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暗毕碌闹泄砻婵瓷先ズ孟衩挥惺裁椿崃?,钢铁、煤炭都多了,什么似乎都产能过剩。其实我们还有太多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比如健康、教育、文化等‘幸福产业’,所以说投资中国还有大把的机会?!备葱羌哦鲁す悴怠?/p>
信心还来自于新型城镇化释放的滚滚红利。中国的城镇化率仅为57.35%,城乡差距、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恰恰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回旋空间?!俺鞘谢唤鼋鍪侵泄梅⒄沟那Γ沂巧噬仙那?。”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董事长汉斯—保罗·博克纳说。
“争取更好结果”如何发力
用深化改革的办法,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今年中国经济能否争取到“更好结果”,关键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结构性的失衡:一是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供给体系产能虽然十分强大,但是大多数还只能满足中低端、低质量、低价格的需求,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升级的多层次、高品质、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失衡,存在着资金脱实向虚的现象,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不仅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还进一步加重了实体经济的融资困难。三是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的失衡,有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一度带动了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进一步推高了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本。
“化解上述三大失衡,我们必须瞄准主要矛盾,向结构优化找出路,在供给侧上下功夫。用深化改革的办法,提高供给侧体系质量、效率,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焙瘟⒎逅?。
深化改革,要创新制度供给,妥善处理“两只手”。
“当下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短期问题,深刻根源是重大的结构性失衡,其根本原因是体制机制障碍,是市场没有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没有更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举例,目前去产能过程中,使用见效较快的行政手段比较多,但根本途径还是改革,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来解决产能问题?!胺裨颍芸赡苷庖宦秩チ?,下一轮又起来了。”
深化改革,要坚持创新战略,绝不能走回头路。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振兴实体经济,一方面要避免虚拟经济泡沫的膨胀,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经济增长回到过去粗放增长的轨道?!惫彝臣凭种泄镁捌嗖庵行母敝魅闻私ǔ伤?,振兴实体经济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但这不是简单地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规模扩张以推动经济增长,而是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而不是数量和速度。
深化改革,也要坚持底线思维,防控潜在风险。
当前中国经济也面临着诸多风险,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确保不发生系统性的风险?!翱赡苡行┑胤降耐净故怯兴俣惹榻?,追求以短期投资拉动的高速度,但是这种高杠杆下的高速度是高风险的?!绷跏澜跞衔颐乔康髦柿亢托б?,不是不重视速度,是强调了质量和效益以后,才能赢得更长时间的中高速增长?!熬迷龀に俣纫欢ㄒ⒃诜婪缦?、没水分、可持续的基础上?!?/p>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经济增长预期 “6.5%左右”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