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养生,就要把自己交还给身体
前天是“春分”,从前天开始,正式开始进入春天了。春天到底该怎么养生?《黄帝内经》早就给出了“大法”,后世各种,不过是这个中医“大法”之下,衍生而出的“地方法规”罢了。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1
夜卧早起
直译:晚睡早起。
意译:为什么盲人患癌的几率低?
中医养生,从来不一味地强调早起,那只是勤劳的象征,甚至是生活所迫,中医讲究的作息,一定要顺应按照人体自然规律,一年四季的起床时间,都以太阳升起来的时间为准,所谓“以待日光”,就是在太阳升起来之后,再起床。
春天,太阳升起得早,就要比冬天早起,不能睡到太阳照到屁股;冬天,太阳要到七八点钟才升起,那就最好晚起。所谓“睡到自然醒”,不是说头一天晚上熬夜,等到第二天睡足了再起,而是说,在正常的作息前提下,自然醒来,因为这样的自然醒,是由身体的“第三只眼”决定的。
生物学家在已经绝灭了的古代动物头骨上,发现过一个洞,后来证实,那就是“第三只眼”的眼眶,不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蛙鱼龟蛇,甚至人类的祖先,都曾有过“第三只眼”,随着进化,这“第三只眼”逐渐从颅骨外,移到了脑内,这就是大脑中的一个红色的豆状结构:松果体。
尽管松果体深处颅腔内,但仍旧保留着“第三只眼”的功能,它能感受到光的信号,并作出反应,所以,我们才会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感到心情舒畅、睡眠减少,在细雨连绵的天气里,会情绪低沉、郁郁寡欢、想睡觉,这都是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在调节我们的情绪。
这种激素叫“褪黑素”,又叫“松果体素”,一般是晚八点左右开始分泌,晚11点迅速升高,凌晨2~3点逐渐下降,早八点下降到最低点,这个分泌周期正好与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同步,如果起居正常,人会按照激素调节的规律“睡到自然醒’,正好符合中医养生讲究的“以待日光”。
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会有什么后果呢?研究者给出了令人警醒的结论:
1、 全盲的人的癌症罹患率,比视力正常的人低,原因之一是,前者晚上不用开灯,他们的褪黑素的分泌不受影响。
2、 国际癌症研究组织提示熬夜与乳腺癌的关系,它来自于多项研究结果的分析:夜班人员,包括护士、空乘人员等,她们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4倍至1.5倍,而导致乳腺癌发病率升高的罪魁,就是褪黑素分泌的减少。
褪黑素白天几乎不分泌,天黑了,灯光暗了,才分泌增加。对于夜班人群来说,明亮的灯光会抑制他们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は赴皇苎趸赴陌┍?,则是氧化的结果,一旦褪黑素缺少,细胞被氧化致癌,以及癌细胞的生长速度都会加快。
2
广步于庭,被发缓形
直译:披散着头发,宽袍大袖地在庭院中悠闲缓步。
意译:春天,迎着太阳扩扩胸。
在四季养生中,春天是最要求放松的,因为春天是中医说的“肝”所主,中医的肝不是我们得肝炎的那个肝,而指的是身体的系统功能,中医“肝”的性质是“条达”,这个条达的含义,既包括身体的不受拘束,也包括心情的舒畅,但这两点,对现在人来说都难以做到。
之前曾经有个报道:每天戴胸罩超过12小时的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比从不戴胸罩的妇女多21倍,而那些晚上睡觉也不摘下胸罩的做法,更会让乳腺癌风险增加100多倍……对此的解释是:胸罩压迫会影响乳房淋巴液的正常流通,久而久之就会使乳腺细胞癌变。
2010年2月,美国癌症协会在《纽约时报》上针对此做出了回复,明确表示胸罩与乳腺癌毫无关系!因为一些切断乳房淋巴液流通的手术,也并没有增加乳腺癌的患病率,因此,即使胸罩会阻碍淋巴液流通,也不可能导致乳腺癌。
但是,乳腺癌的发生,确实和女性开始佩戴胸罩是同步的,之所以如此,因为同步的还有人们的饮食、越来越紧迫的生活和越来越重的精神压力,而这些都可能是导致乳腺癌的综合因素,女性心理的压抑和身体的约束是同步的。很多肿瘤专家都有一个共识:越是追求完美的个性,越容易罹患乳腺癌肿瘤,而很多乳腺癌患者是有“洁癖”的,她们对环境的过分要求,无异于心理的束缚,会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大脑皮层,后者不断地将异常的刺激发送给乳腺,乳腺癌就是这样发生的……凡此种种,都违背了中医的“条达”。
乳腺是内分泌的“靶器官”,内分泌的全称是“神经-内分泌”,这意味着,内分泌要听令于神经,听令于大脑,因此,个性、心情、精神状况会直接影响内分泌,再由内分泌发放指令作用于靶器官,比如乳腺。如果“上级”发出昏招,乳腺癌就是“瞎指挥”的恶果之一。
从中医角度讲,肝经的循行是要经过乳房的,如果肝经因为压抑而束缚,乳房的气血供应就是遭殃,这也是为什么,包括西医的肿瘤专家,介绍给大家的乳腺癌预防手段时,都会提出“迎着太阳扩扩胸”的建议,这是振奋阳气,疏通肝经的办法,也应该是“广步于庭,被发缓形”的今译了。
3
予而勿夺
直译:给予而不剥夺。
意译:中医为什么不吃“反季节蔬果”?
电视剧《琅琊榜》中有一场皇家“春猎”,梅长苏特意嘱咐庭生说:现在是春天,万物复苏,春猎还是要以仪典为主,不要射杀动物……“生而勿杀,予而勿夺”,是中国哲学一贯的主旨,并同理于养生:在春天,更要尽量少地干涉、逆反身体的自然规律。
中医讲,春主“生发”,“生发”的意思是:在春天,身体各项机能开始萌动,增强。但毕竟是生机之初,身体的规律节奏都格外的需要顺应和扶助,所以中医养生在这个季节很讲究吃芽苗菜,比如豆芽韭菜香椿之类,因为芽苗菜是植物生长之初,正和中医的“生发”之意,所谓“同气相求”,意思是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与时令相配的饮食,这一点,不独春天,也同样贯穿在一年四季,这也是为什么,深谙中医之道的“国医大师”们都反对吃“反季节蔬果”的原因,比如,不在冬天吃黄瓜、西瓜等夏季才有的蔬菜水果。
的确,中医理论形成之时,没有“反季节蔬果”,但这绝对不是因为当时的技术跟不上,以中国古人可以创造“四大发明”的智慧,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想出种“反季节蔬果”的办法绝非难事,之所以中国没有“反季节蔬果”,是因为它与中医理论不符。
中医不提倡吃“反季节蔬果”,忌讳的不是种植过程中使用化肥或者农药,而是“反季节蔬果”本身的性质,和季节是相反的,和身体的自然规律也是相反的,比如黄瓜、西瓜,都是性质寒凉的,就算是通过“绿色”“环?!敝种渤隼吹?,但寒凉的属性没有变,伤及身体的恰恰是这种属性,而不是化肥农药。从这个意义上说,春天吃芽苗菜,也是给一年的养生规则做示范,在生机初萌之时,谨慎地维护身体的自然规律,因为生命的智慧,远远超乎你的想象,更远远超过人心的智慧。
举个例子,女性一旦因为伤病变得衰弱、消瘦,体内脂肪小于10%,月经就要停止,因为身体要在生命攸关之时会“舍车保帅”,将能量集中供给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与繁育有关的环节,只有等到身体痊愈后才可能恢复,这个时候,医学要通过营养补充,升高体脂的办法来治病,但是,一旦医学参与过多,营养补充过剩,体脂过高,又可以出现不孕问题。
从这就可以看出,所谓医学、养生,不过是利用或者借助生命的智慧罢了,过分干涉就要适得其反,而春天,身体的生机还在萌发状态,任何以医学或者养生名义的过度干涉,阻遏的都是身体的生机。(记者 佟彤)
编辑:赵彦
关键词:养生 春分 春天养生 黄帝内经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