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云南民革组织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哈尼梯田上的“稻渔共作”
三月的云南省红河县撒玛坝哈尼梯田春意盎然,几个月后,这里将会呈现丰收景象:稻谷飘香,鱼鳅肥硕……既能富了各族村民的“钱袋子”,又能保证“舌尖上的安全”,哈尼梯田上的“稻渔共作”开启双赢新模式。
3月9日至13日,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一行到云南开展社会服务综合调研,其中一项重要行程就是考察调研“稻渔共作”。为此,调研组先后来到云南省红河县迤萨镇勐龙村建设的国家级“稻渔共作”良种繁育基地、红河县撒玛坝万亩梯田和昆明福保文化城中海渔业有限公司。
哈尼梯田遍布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调研组所到的撒玛坝梯田,是哈尼族人千年来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园风光画卷。在撒玛坝万亩梯田,调研组一行向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稻渔共作”推广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与此同时,在刚结束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云南省委会常委、中海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燕提交了《推广“稻渔共作”工程开拓哈尼梯田?;び胪哑豆ゼ帷八甭肪兜奶岚浮?,她希望以产业发展精准到户的思路,?;す崽萏铩⒎⒄垢咴厣嬉?,推动精准扶贫,打造“云渔”品牌。
“稻渔共作”的奥秘
云南省红河县山区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6%,按每年只种一季水稻的传统种植方式,山区稻田每年每亩平均产量300公斤计算,亩产不足1000元,扣除劳动力、种籽、肥料成本每亩600元,每亩稻田纯收益仅400元。
而“稻渔共作”有效改变了千百年来哈尼梯田只种一季水稻,半年时间放水养田、无任何收入的耕作模式。泥鳅在梯田内养殖平均4个月左右收获一次,对于扶持哈尼梯田群众脱贫致富更是立竿见影。
对一条泥鳅而言,从良种繁育基地到哈尼梯田再到中海渔业,就是它的一生。良种基地刚刚孵化出的如丝般幼苗,搬家到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山梯田的淤泥中,晒着高原的阳光,穿梭于稻谷间,捕食浮游生物和水底腐植,慢慢长大;待到成熟壮年期,中海渔业公司从养殖户回收成品鱼,进入销售市场。
“稻渔共作”是生态种养的完美搭配,稻茬、败叶滋养幼苗;泥鳅疏松表层而不损坏水稻根系,排泄物补充稻田养分。正因为鱼鳅对生长的环境比较敏感,这种模式下不能使用农药化肥,梯田的水稻成了真正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调研组了解到,“稻渔共作”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首先,探索出山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脱贫的新路子,为推进哈尼梯田保护、发展生态农业模式积累实践经验。其次,“稻渔共作”种养模式为全县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奠定了生态基础。最后,通过提高产值和梯田设施建设,留住了农村劳动力,有效缓解了冬闲田、水改旱、抛荒等现象,为保护哈尼梯田奠定了基础。
中海渔业公司总经理助理董文全给调研组算了一笔账:基地可产泥鳅种苗30亿尾,产值12亿元,可满足红河县10万亩梯田高产示范田项目的养殖需求,惠及1万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如稻田内养殖泥鳅,按照中海渔业每公斤24元保底收购价计算,海拔700米以下的梯田一年可养殖三季,每亩年产量达1.5吨,亩产值3万余元;海拔700米以上的梯田养殖两季,亩产值达1万元以上。按照全县实施10万亩梯田高产示范田建设的目标任务,总产值可达12亿元,户均增收4万余元。
云南民革组织的探索
民革云南省委会主委杨保建早就关注到“稻渔共作”的产业扶贫模式。今年2月8日,他以全国政协委员肖燕推广“稻田养鱼”进行扶贫的模式,启发云南民革党员干部以小见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杨保建认为,培育鱼苗给村民,在哈尼梯田上养鱼,杜绝农药化肥,再来收购稻田鱼,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一个很有效的扶贫模式。这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村或一个县,可以带来更大的辐射带动力。
3月13日,在民革中央赴滇开展社会服务综合调研座谈会上,民革昆明市委会主委朱燕介绍,今年1月12日,民革昆明市委会“博爱·牵手”社会服务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福保的中海渔业有限公司举行?!罢飧鱿钅恳杂嬉笛忱词凳┚挤銎叮哂忻裰鞯撑煽股缁岱?,帮助脱贫解困较好的示范作用?!?/p>
杨保建对民革云南省委会、民革昆明市委会行动起来,纷纷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开展社会服务的思路表示肯定,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说,要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新扶贫开发模式,并把这种产业扶贫模式发扬光大。“我们努力创造一个民革云南省委会乃至民革全党的产业扶贫模式?!?/p>
政协委员的情结
在滇池边长大的全国政协委员肖燕一直对水有着特别的情结。履职五年以来,肖燕的提案几乎都与水有关。去年,肖燕参与到渔业发展探索中。
她积极寻求农业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技术支持,研究“稻鱼共作”技术方案,最终筛选了“稻鳅共作”模式在红河县进行示范试验,通过在稻田里养殖泥鳅,改变梯田只种一季水稻的耕作模式,实现了“一田多用、一水多用、粮鱼双赢”的目的。农民收入从亩产不足千元增加到亩产值1万余元。
“稻鱼共作”的成功让肖燕充满信心,今年,她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对云南省高原湖泊、稻田综合种养发展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实现哈尼梯田保护与脱贫攻坚“双赢”。
肖燕介绍,如能在红河县实施10万亩高产示范梯田建设,可辐射全县2286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户均增收4万元。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民革 云南 梯田 稻渔共作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