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图说 图说
委员热议冰雪运动进校园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7日电(记者 赵莹莹)“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距离兑现还有5年。
3月2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2017年青少年体育工作要点》,其中提到要“利用筹备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契机,实施青少年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大力推广普及青少年冰雪运动”。
随着2022年冬奥会脚步日近,青少年冰雪体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青少年冰雪体育活动轮番上阵,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这既是有关部门的“有意为之”,也有“水到渠成”的必然性。在主动与必然之间,冰雪活动形成的“磁场效应”正在显现,而校园无疑被视为发展冰雪运动的沃土。
兴趣培养带动冰雪魅力辐射
在刚刚过去的雪季,北京、河北各地冰雪氛围日渐浓厚,冰雪文化正在深入人心。
“以前没滑过雪,没想到这么好玩?!苯枳藕伲昙兜那俏鹾吐杪枰黄鹄吹矫茉颇仙交┏?,参加第三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雪上公益体验课。领取雪鞋、雪帽、雪板和雪杖,并在教练的统一指导下正确穿戴滑雪装备。短短两个小时的入门级体验,却足以让乔熙喜欢上了滑雪这项运动。
雪上公益体验课开设的4天时间内,共计20多家滑雪场馆迎来了1000多名学员,他们中有少年儿童、在职员工、农民代表……都是此前没有接触过滑雪的“零基础”人群。在高山雪道和场馆中与冰雪亲密接触,他们体验着滑行带来的速度冲击感,也体会到从“不会”到“会”所带来的身心愉悦。
“我也是刚刚开始学滑雪?!弊魑幻募景略嘶嵩硕保绷跸璞硎咀约憾员┫钅康男巳ぴ嚼丛酱?,“同夏季项目相比,冬季项目在校园里仍有待进一步普及。3亿人上冰雪目标很大,青少年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得让他们先有机会接触冰雪运动,再谈如何参与和爱好?!?/p>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冰雪运动,全国各地相继建起室内冰场、商业滑雪场。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育学校校长陈立人看来,高校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主动营造校园的冰雪运动氛围。
在参加第二十八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中国军团中,63%的运动员来自哈尔滨体育学院。不过,像哈尔滨体育学院这样形成冰雪运动气候的高校,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屈指可数。
“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不具备冰雪教育传统。即便在冬季项目普及程度最高的东北地区,开设冰雪专业或组建冰雪运动队的高校也不普遍。”陈立人委员表示,冬奥会为推广普及冰雪运动提供了良好机遇,更多学校借此加入到推广冰雪运动的行列中来,未来将大有可为。
“青少年运动习惯的养成,可以促进体育消费人口的增长。而赛事的带动能促进运动兴趣的形成?!背铝⑷宋苯ㄒ椋删侔炀哂幸欢ㄆ占靶缘谋┫钅咳行⊙П热?,“这样既可以激发更多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推动冰雪体育进校园,发现并培养更多的冰雪体育人才?!?/p>
运动场地师资短板亟待补齐
2015年8月,庞清、佟健创办了“爱滑冰”冰上公益课,旨在更大范围地推广花滑运动,支持北京冬奥会。公益课上,多位国家级运动健将亲临现场指导,并向参与者讲解滑冰器材的选择及使用,普及滑冰的基础技巧和正确的锻炼方式,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孩子们能够真正零距离接触花样滑冰。
“我们开展公益课,就是为了能更好地推广花滑项目,让大众参与冰雪运动更加容易,放心、勇敢地踏出站在冰上的第一步?!辟〗≡诮邮懿煞檬北硎荆ㄑ⒚挥写蠹蚁胂蟮哪敲锤呃?,专业的团队、课程、指导,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参与者感受冰雪乐趣。
然而,在项目火热开展的同时,近10万人的报名人数和只有两万人的接待能力,让庞清和佟健遇到了瓶颈。这并非他们两个人的隐忧。在对体育界全国政协委员的采访中,普遍形成共识的是冰雪运动需求在增多,但场地和师资两大难关极大制约了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步伐。要夯实校园的沃土,让冰雪运动的种子在其中生根发芽,培植与浇灌必不可少。
陈立人委员认为,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美好愿景,青少年亟需多方位了解冰雪知识,打好理论基础。“大到各个项目的介绍,小到如何穿脱冰鞋、雪服,这些常规性、普及性知识需要专业人员进校园讲解?!?/p>
开设培训课程,或许是维持青少年冰雪热情最重要的方式。如今,包括上海、广州在内的众多南方城市,不少冰场正在为周边学校提供冰上课程。不仅如此,在互联网推动下,不少滑雪公司纷纷推出移动端滑雪服务。线上以“内容+社交”为模式,线下则注重滑雪培训,依托用户数量尽可能覆盖更多滑雪爱好者群体。
“场地设施的破冰,既要依赖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也可以考虑吸收社会力量支持,比如高校与企业合作建队,比如利用公共冰雪场地?!比?、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原主任马继龙提出,雪上项目对硬件设施要求更加苛刻,要在更多地方普及冰雪项目,还需要政府与社会力量形成合力。
相比冰雪运动场地,师资问题的解决需要花费更多力气和时间。无论是冰上还是雪上项目,没有技能作支撑将充满风险。
“据我所知,一些速度滑冰、冰壶教练是从普通体育教师转行的,但这部分所占比例很小;一些基层的业余教练很难向上流动,转业运动员进不去教育系统,这需要体育、教育两个部门打破壁垒,从体制方面进行突破?!庇辛吮 ⒂辛诵枨蠡乖对恫还?,校园需要大批量不同水平的冰雪运动教练和教师,这个缺口非常大。马继龙委员强调,只有让参与者得到专业指导、有更好的体验,冰雪运动才能在各地把根扎牢、才能在校园中蓬勃发展。
科技创新打通南北气候屏障
人们常说,年轻人是冰雪运动的未来。当下的中小学生将在2022年成为我国冰雪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消费者,要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其主力作用不容忽视。
冰雪运动之于中国,以往总难逾越山海关的屏障。第二十八届世界大冬会呈现的一个可喜趋势,是参与辐射面有了一定突破,不仅拓展到新疆、内蒙古、北京等冰雪运动的潜力地区,缺少资源和项目基础的南方地区也越来越多地参与进来。
“北冰南移”,是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率先提出的理念。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段世杰介绍说:“冰上项目南移有很大的可能性,云南红塔就建了第一个室内冰场,北京的大商场里也建起了冰场,建冰场的成本相对不是很大?!痹诤诹?,“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已成品牌,如今南方多地建起了滑冰场、室内滑雪馆。事实证明,不仅冬奥会承办城市冰雪运动氛围日益浓厚,冰雪项目的发展更是从北方延伸至南方,让人们在南方暖阳下感受冰雪运动快乐成为可能。
马继龙委员表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不是简单的口号,更不是数字游戏。冰雪运动项目要勇敢地走出东北,迈向西部和南方,让更广泛地域的人群参与进来,需要全国各地一起努力推动。自然条件限制不是完全不能克服的障碍,现代科技为实现这样的拓展提供了充分可能和保障。
“怎么进入南方?我相信这个巨大的市场需求会激发不少企业的创新,会有更多模拟的雪山、雪道出现。一旦企业认识到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肯定会在这方面投入研发力量,来实现冰雪进校园、冰雪进社区。”马继龙委员提出,除了场地,创新还体现在装备和用具上,“会不会研发制造出一些新的装备,让初学者穿上冰刀就能站住,而且还可以动起来。类似的市场需求都会激发创新,对冰雪运动的发展大有裨益,并有力推动校园冰雪运动的开展?!?/p>
如此想法,与全国政协委员、泰山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卞志良不谋而合。“设立冰雪运动器材研发分中心,成立课题组,划拨专项经费,研发高端智能冰雪运动装备,降本提质,丰富有效供给?!北逯玖嘉苯ㄒ橛肱分薇┨逵橹谢涣饔牒献?,引入先进生产技术,提升我国冰雪运动器材整体供给水平,为冰雪运动推广奠定基础。
畅想北京冬奥会到来之时,赛场上,不再只听到东北话,而是“南腔北调、西来东往”。赛场外,大江南北、男女老少在冰雪天地中一试身手、尽享欢愉。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冰雪运动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