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极地气候变化可能是中国雾霾的“帮凶”
新华社华盛顿3月15日电(记者林小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人员15日说,极地气候变化可能加剧了中国近年来的冬季雾霾问题。
这项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地北冰洋海冰消融与西伯利亚降雪增加,这会影响中国冬季风的传播路径与强度,便于区域静稳天气形成,不利于空气污染物扩散,让中国东部平原人口与工业中心地区更易遭受严重空气污染侵袭。
“中国地区的空气污染排放在过去4年中处于下降趋势,但冬季空气质量并没有明显改善,”负责这项研究的佐治亚理工学院地球与大气科学系教授王育航解释说,“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与近年来北极地区秋季海冰快速减少和中高纬欧亚地区初冬降雪增加导致的气候效应相关。上述极地气候变化减弱了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冷空气强度,使空气污染物更容易累积并形成区域性大范围严重空气污染。”
研究人员说,尽管中国治霾力度一直在加强,但冬季尤其是12月至1月间的严重空气污染情况仍时常出现,发生在2013年1月的重度雾霾更是引发全球关注。由于同时期的污染排放并没有显著变化,他们猜测雾霾形成还有其他重要因素。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极冰、雪盖、厄尔尼诺等主要气候因素的影响后发现,中国地区静稳天气条件与北极海冰和中高纬度西伯利亚地区雪盖的变化密切相关。其中北极海冰在2012年秋季减小到历史性低位,而西伯利亚雪盖面积在当年初冬达到历史性最大。
王育航说,海冰减少与雪盖增加使影响中国的西伯利亚高压脊减弱,由此减小了海陆气压与温度梯度,导致东亚冬季风传播路径向东偏移,这一变化降低了中国东部地区的地表风速并创造了区域大范围的静稳天气条件。
他说,这一模拟研究结果与2012年冬季中国东部整体气温偏高,而位于中国以东的韩国和日本遭遇严寒天气相吻合。这些区域气温变化清楚地表明冷空气影响范围发生了改变。2016年底至2017年初再次上演了类似的气候变化。北极海冰于2016年9月再次接近历史低点,而欧亚大陆中高纬雪盖面积随后增加,进而引发了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间中国东部的严重空气污染情况。
不过,对于这个结论,专家们看法不一。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张人一教授指出,这项研究尚不足以证明北极海冰快速融化与中国重度雾霾之间的因果关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告诉新华社记者,这篇文章从一个方面解释了华北平原近几十年平均风速一直在减小的原因,但产生空气污染的内因是污染物排放,外因是气象。长期气象条件趋于不利将使中国需要通过更大幅度的污染物减排来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极地气候变化 中国雾霾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