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有多少保健品营销还在继续“坑老”
“亲爱的老伴和孩子们,你们要保重身体,照顾好小孩子们……”看着父亲留下的遗书,家住市南区的陈女士不禁潸然泪下。3月11日晚上7时许,她发现60岁的父亲不见了踪影,情急之下赶忙发动亲朋好友寻找。然而,三个小时后,陈女士却等来了一个噩耗,老人的遗体在海边被发现。老人还留有一封遗书,上面讲述了自己前后投入数万元购买保健品的经过,同时把矛头对准一家名叫“向尚集团”的公司(据3月13日《半岛都市报》)。
平心而论,笔者从不怀疑经过科学加工的保健食品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好处,但从不相信保健品可以替代药物能“包治百病”,尤其是当看到市场上很多保健品均在营销中吹嘘能“治病防病”的时候,笔者干脆连保健品的保健作用都产生了很大怀疑。因为直到如今,除了从商家的广告营销资料中能够看到所吹嘘的保健“效果”之外,无论是正规的媒体报道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就没有发现有老人因服用保健品而消除病痛并“延年益寿”的真实存在。反过来,因为迷信保健品药用效果而贻误治疗导致提前走完人生的例子倒是听到或看到不少,无度的欺骗营销不但让保健品趋于“妖魔化”,误导了中老年群体,让众多中老年人的多年积蓄变成了华而不实的各类保健品,且这种状况目前依然在各个城市不同程度的继续上演着。
保健品市场鱼目混珠且混乱已久,尤其是在营销手段上,不但把城市社会中拥有一定积蓄的离退休老人作为主要消费群体,更不放过任何可以哄骗老人购买其商品的机会,营销人员往往抓住老人儿女普遍不在身边,缺乏情感沟通与呵护的可乘之机,凭借言语上的关心、小恩小惠的拉拢哄骗,一步步将老人拉进自己精心设置的消费陷阱之内。而很多保健品商家更是拉虎皮做大旗,不但把老人集中到高档酒店请来一些莫名的所谓“专家”为他们“洗脑”,对所兜售的保健品、保健器材进行极力吹捧,甚至还被冠上“神药”和各种神奇功能,诱导这些渴望健康和抱有不给儿女增加负担心理的老人,将平生积蓄拿出来购买其产品进行自我保健,曾有媒体报道,四川宜宾县一位63岁退休老人在参加由保健品商家组织的旅游活动中不幸去世,留给女儿的除了无尽哀思,还有一大堆保健产品,其中有一张5000元的保健品提货单还未来得及提货。
混乱的保健品市场,特别是以欺骗方式针对老人的混乱甚至违法营销手段,不但让众多城市家庭的老人陷入保健品误区,更“榨干”了很多老人一生勤俭留下的所有积蓄,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这一群体健康利益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尽管很多地方都对保健品营销活动做出诸多限制,甚至强调不准在宾馆酒店等场所举办大型保健品促销活动,而广告法中更禁止保健食品涉及治疗功能的宣传,然尽管如此,现实中无论保健品生产厂家还是经销商在实际营销中,无不是将治疗功能作为营销噱头对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进行误导。笔者以为,对于保健品市场,非常有必要进行一系列集中整治整改,特别是对仍在继续“坑老”的保健品违法营销,更要亮出法律之剑。(朱永华)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保健品 营销 老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