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铁了心“吃中国人”,你怎么会是这样的德国?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苏静】德国Spreadshirt公司因出售辱华T恤,遭中国使馆抗议以及舆论批评,但该公司以“自由”“开放”为借口拒不下架相关产品,顽固态度令人吃惊?!痘非蚴北ā芳钦叱Wさ鹿缘鹿笠的终庋某笪偶负跸耙晕?,这甚至是德国民间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不少中国人也许会对此感到困惑,因为众所周知,政治上中德高层交往频密,经济上多年来两国贸易占中国与欧盟贸易总量的约1/3,而中国人整体上对德国人的印象也一向正面。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多,除了个别机构故意借“中国因素”搏出位,还有误解、偏见、竞争关系等因素?!叭杌猅恤不是个案”,德国学者夫罗里扬表示,随着中国崛起为世界大国,以赤裸裸的种族歧视为特征的辱华行径几乎销声匿迹,但一些更隐蔽、带有复杂原因的辱华行为仍有市场。
幽默+言论自由,常被辱华者用来辩白
在德国,辱华行为几乎年年发生?!痘非蚴北ā芳钦吖鄄斓?,许多辱华行为有一个共同点:喜欢披着“幽默”和“言论自由”的外衣。
2007年7月,在德国港口城市不来梅一家名叫KULT的服饰连锁店橱窗里,有中国留学生发现一件背面赫然印着特别惹眼字眼的白色T恤。这件T恤由德国著名服饰厂商菲利普·普莱因(Philipp Plein)设计生产。在背部领口下方,公然印着“F-U-C-K You China”(一句很粗鲁的骂中国的脏话),衣服正面左下角是一个代表中国的小丑。
“这件T恤融入了幽默精神?!苯邮苊教宀煞檬?,菲利普·普莱因公司发言人如是说。后来,该公司承认设计有“隐含信息”,即对中国盗版行为的不满。而面对这样的辱华行为,德国媒体竟然“伤口撒盐”:《南德意志报》称,假如中国不是首屈一指的盗版大国,该公司也就不会“突发奇想”;《世界报》写道,中国人的抗议是“歇斯底里的闹剧”。
最终,这家公司向中国驻德大使馆和华商组织发去道歉信,该款T恤也全部下架。有意思的是,8年后,在菲利普·普莱因大举进军中国市场时,有网友旧事重提,迫使设计师普莱因再次道歉。不过,因其道歉签名颇似漫画,有人解读为一条被绳子牵着的狗,有人觉得像一个留长辫子、跪着的人,使得争议再起。
无独有偶,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德国著名的克拉斯眼镜店橱窗里,挂着彩旗和铁丝做成的五环,五环下是一具黑色木棺,木棺一侧写着“Made in China”,旁边散落着一些纸钱。很多德国人看了纷纷摇头,称这是“侮辱中国和奥运”。
2009年4月,一家名为“世界广告网”(Ads of the World)的“全球广告展示”,将中国已故领袖毛泽东作为安全套广告的主角,还和希特勒、本·拉登并列,以体现其“幽默创意”。
如果说以上是公司行为,这几年也有不少名人引发争议的例子。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期间,德国电视二台主持人佐内博恩走到一家中国展台前,语速飞快地问两名中国女性:“中国人今年想把德国图书市场搞砸,对吗?”他后来称,实际用意是以戏谑的方式讽刺中国的人权现状,并辩称自己有“言论自由”。去年11月,德国籍欧盟专员厄廷格也因演讲时使用侮辱性言辞名噪一时。
共产主义=政治不正确,历史造就可怕偏见
“德国对中国的印象尤为负面?!?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柏林中国问题专家夫罗里扬说,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不久前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德国汽车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梢运?,德国是中国崛起最大的受益者。但BBC等国际机构进行的民调显示,德国人是对中国看法最负面的欧洲国家。这也是德国辱华行为频发的关键。
究其原因,相较英国等较为“自由”的欧洲国家,德国因历史原因尤其强调“意识形态”,以免政治不正确被盟友抛弃。经历了两德统一的德国,对社会主义制度也存在偏见,常用东德来比较中国。所以,当媒体一报道中国政治领域的消息时,都会加上一个定语“共产主义”。而在他们的脑海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政治不正确”,是民主、人权和自由价值观的对立面。
很多人还记得,2008年8月,“德国之声”电台中文部副主任张丹红女士因“亲华言论”被停职。“德国之声”的解释是,张丹红“没有维护‘德国之声’所一贯坚持的维护自由、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同一年,德国体育信息中心编辑部主任迪特尔·海宁遭解职,只因奥运报道对中国太友好!
相比其他欧洲国家,德国在支持人权上更加投入。这也造成不少误判。比如,被中国政府认定为非法组织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总部就在慕尼黑;欧洲本土最大的支持“藏独”组织“西藏倡议组织”也在德国。此外,德国政府机构及非政府组织积极资助中国异见人士到德国“避难”。这些组织和人士,成为德国一些人“辱华”的推动力。
德国也有一些机构通过辱华“发泄”对中国经济竞争的不满。德国经济学者罗多夫对《环球时报》说,一开始,德国的不满主要是“抄袭”,比如德国民间组织推出的剽窃奖近年来一直把奖“颁给”中国企业。之后是“间谍”,像德国的《明镜周刊》多次指责在德华人和中国留学生是“间谍”。最近则是担心“中国买光德国企业”。
柏林华人学者郑禾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说到底,德国人害怕中国的竞争。尤其是“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正走向正面较量。辱华行为就是压制中国,一些企业这样做甚至有借此打响知名度、赢得市场的意图。
相关链接:
听德媒记者讲“负面情绪从何而来”
德国公司辱华事件在中国舆论圈闹得沸沸扬扬,德国民众和媒体又是怎样看待的?13日,《环球时报》记者和一位德国媒体同行聊了聊。
这位同行不愿意透露姓名和供职机构,因为他觉得这是两国间“挺敏感的一件事”。但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问了几名德国同行,如他所料,对方“根本就不知道这个辱华T恤事件”。这名媒体人说,以往德国发生过类似事件,但基本不太会引发德国媒体和公众关注。
“由于有言论自由的保护,德国人平时说话没有太多顾忌,如果出了什么问题,自会有法律来追究,Spreadshirt公司在道歉信中也正是以这个理由为自己辩解。所以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别说一家公司,甚至一些出名的政客也会说出一些让大部分人很难接受的话,普通人更是想什么就说什么。更何况这只是一家很小的公司,连中国业务都没有,又属于个人言论,所以不太会有人关注这件事情,更不会有官方的介入。有些民众甚至可能认为,这就是个玩笑而已,至于有这么大反应吗?”
面对这样一个答案,记者有些不甘心,追问道,如果德国民众知道了这件事,又会有什么看法呢?这位同行想了想说,德国公众的想法很多元,“但我想如果他们得知了这件事,大部分主流人群肯定会觉得不妥当?!彼硎荆杂谏嬷肿逯饕宓难孕?,德国大众的道德批判相当严厉。“不过事情还有另一面,那就是德国民众在反感种族主义的同时也非常反感民族主义,尤其反感政府出面的民族主义。”
在《环球时报》记者看来,此次的辱华风波并非孤立事件,当中德经贸关系越来越紧密时,德国公众对中国的印象却似乎并未好转。2014年,英国广播公司做了个全球范围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国人对德国持中立或正面看法,但德国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占76%,比日本还高3个百分点。
这位同行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德国民众始终对中国怀有警惕心理?!叭斩褡灞纠淳褪蔷栊院芨叩拿褡澹嵌匀魏问虑槎际窍瓤锤好娌⒈ㄒ耘?,然后经过观察确认你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后,才开始信任你,而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要知道,德国人不仅对中国人这样,对其他国家甚至对自己人,也这样。所以德国人对中国的负面印象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p>
“此外,中国的变化太快了,德国似乎有点跟不上。他们对中国的理解严重滞后,大部分人对中国处在怎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的收入情况和想法,民众对政府的支持程度,都完全不了解。所以他们对中国的理解会偏负面,始终有中国很落后、政府执政方式不现代、老百姓饱受压迫这些印象?!?/p>
这位德媒记者说,在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的世博会之后,德国舆论对中国的关注度在下降。一方面是因为欧洲自身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与经济困局,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发展和变化与西方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媒体想看到的不一样,“某种程度上,中国让西方‘失望’了。西方人所期待的中国经济改革会带来政治变革并没有出现,他们期待中国年轻一代在互联网大潮之下会成长得更为西方化也没有出现。”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辱华T恤 德国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