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日高铁竞赛在东南亚展开
新马高铁、泰马高铁、菲律宾通勤铁路……2017年,中日高铁竞争的“赛场”在东南亚继续延伸。
据Railwaypro网站日前报道,菲律宾政府透露,日本和中国政府均有兴趣对其国内通勤铁路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而不久前,据《日经新闻》报道,泰国和马来西亚宣布,将协商建设连接两国首都的泰马高铁,中日两国或将再次正面竞争。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今年将举行连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首都的新马高铁项目招标,中日或将“狭路相逢”。
多个“赛场”正面交锋
先看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早在竞选初期就展示了“铁路雄心”,计划修建4条铁路,并有意请中国帮忙。去年,该国核准了南北铁路建设项目,其中一条是连接大马尼拉和比科尔地区、全长54公里的通勤线。而就在菲方尚未核准之前,日本已急不可耐地宣布向其提供24亿美元的修路贷款。日前,菲经济部长佩尔尼亚透露,中国政府也表示愿意提供资金。
再看泰马高铁。泰马的构想是,建设长1500公里的宽轨新线路,运行高速直达列车。泰国交通部长阿空说,他希望能够尽快与马来西亚方面协商,以确定以何种模式让外国参与这项铁路修建工程。目前,摆在两国面前的难题是,到底是要在“中国或日本间二选一”,还是同时借助中日两国之力。阿空认为:“马来西亚好像比较认可中国”。
接着看新马高铁。新马政府去年12月正式签署该项目,计划今年招标。尽管已有多国企业表达了参与建设的意愿,但外界普遍认为,最终的较量将在中日之间展开。新加坡《海峡时报》此前称,新加坡方面偏向于在车辆和信号系统方面经验丰富的日本企业;而需要承担绝大部分费用的马来西亚则更倾向于中方。
放在泛亚铁路的大背景下,新马高铁和泰马高铁建设意义重大。1995年,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东盟第五届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建设泛亚铁路的构想,即修建一条超越湄公河流域范围,从马来半岛南端的新加坡,经马来西亚、中南半岛五国到中国昆明的铁路。
作为泛亚铁路上的起点,在新马高铁、泰马高铁竞争中,中国占据明显的地理优势。采用中国高铁,意味着上述铁路将来可顺利连上中国大陆高铁网,极大便利互联互通。
华侨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黄日涵进一步指出,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山水相连,与中国有着天然的紧密合作。将中国高铁与东南亚铁路对接,不仅可以打通地区发展铁路网,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基础设施相通,也能拉近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货物贸易合作。这是一件互利共赢的好事。
不要赔本赚吆喝
回望过去几年,从中国高铁“走出去”开始,日本一直是一个如影随形的强有力对手。新马高铁、泰马高铁以及菲律宾铁路,不过是两国高铁海外竞争中的新一轮较量。
梳理两国高铁的“交手记录”,两国的表现不相上下。2015年10月,中国“后来居上”,拿下了总价逾50亿美元的印尼雅万高铁项目。2015年12月,日本与印度签署了全程500公里、价值120亿美元的印度首条高铁建设协议。2016年,日本签下了泰国曼谷到清迈、全长700公里、总价120亿美元的高铁项目。中国则收获了全长250公里、首段为曼谷到呵叻的中泰高铁。
谈到中日竞争,黄日涵指出,中日高铁各有千秋。日本经营新干线多年,技术成熟,给人传统印象是比较安全。中国高铁保有量位居世界第一,同时具备在高寒地区和热带地区的修建运行能力,技术体系较为完善。再加上造价便宜,优势得天独厚。
面对中国的“后生可畏”,日本却显得不太“淡定”。日本媒体曾质疑,日本参与东南亚高铁竞争的目的“纯粹是与中国竞争或者搅局”?
对此,黄日涵表示认同,“目前,日本的角色是东南亚的搅局者,或者说中国的搅局者。但我仍希望中国的高铁建设更多是市场行为。现在,最重要的博弈点是,如何在打败日本的前提下,实现中国企业的商业利益?!保钦摺“册浚?/p>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中日高铁竞赛 东南亚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