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以开放发展引领经济全球化步入新时代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人民日报:以开放发展引领经济全球化步入新时代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思想
3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这一重要讲话迅速引起热烈反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场合阐述了中国将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思想,不仅指出中国将大力建设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格局,而且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要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这些重要论述既为我国坚持开放发展指明了方向,又拨开了笼罩在经济全球化上空的阴霾,表明中国将努力以开放发展引领经济全球化步入新时代。
坚持在开放中发展,让经济全球化更可持续
习近平同志指出,“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反全球化的呼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足,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这些重要论述深刻表明,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中国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开放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008年国际金融?;⒑?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摆脱经济社会困局,错误地认为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急流勇退是制胜法宝,有的贸易大国甚至举起了以邻为壑的贸易?;ぶ饕宕笃?。这些不同程度的逆全球化行为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历史已经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如国际金融?;?、难民潮、网络安全与治理等,根源并不是经济全球化;解决这些问题,恰恰需要推进经济全球化,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持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中国坚持开放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推动自由贸易,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培育全球大市场,对全球经济、贸易、投资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大,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引擎。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过30%。中国已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地位,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1982年—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达到28.83%,为同期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增速的近3倍。中国对外开放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大量的资本、丰富的产品、宝贵的合作机会,为全球贸易、投资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
中国积极推动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全球化更可持续。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一些不足。要想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消解其负面影响,必须顺应大势、主动作为,推动更高层次的开放??攀侵泄梅比俜⒄沟谋赜芍?也是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顺应历史潮流,实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努力引导经济全球化持续健康发展。为此,中国不断丰富对外开放的内涵,主动提高服务业和制造业开放水平,拓宽开放广度与深度;扩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构建沿边地区开放新平台,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全面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大力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坚持在开放中创新,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世界经济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增长动力不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必须在创新中寻找出路,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瓶颈”。这些重要论述深刻表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和出路在于创新。只有坚持在开放中创新、在创新中寻找动能,才能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经济全球化亟须新的创新动力。2008年国际金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阶段,总体增长乏力,一些发达经济体呈现低增长、低通胀、高失业、高负债等特征,缺乏持续而强劲的经济增长动力。以全球贸易、投资为主要表现的经济全球化由于传统动力衰减而呈现发展放缓态势。过去的两大开放动力(货物贸易需求扩张和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逐渐弱化,全球对外投资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亟须寻找新的动力。当前,以数字信息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些将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推动各国和世界经济增长,要向创新要动力,把各国促进创新的力量汇聚起来,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为世界经济增长开拓新空间、增添新动力。同时,推动宏观经济政策创新,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政策有效组合起来,努力扩大全球总需求,全面改善供给质量,巩固经济增长基础。
中国坚持在开放中创新,努力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创新动力。创新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底色。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从创办经济特区到沿海城市开放,从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到沿边内陆地区全面开放,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一系列创新实践为发展中国家开放发展提供了鲜活的中国经验。今天的中国已经步入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阶段。中国坚持在开放中创新,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业态创新为重点,积极发展新型贸易业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在促进本国新动能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创新动力。
坚持在开放中共享,让经济全球化更好联动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这些重要论述深刻表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不应由部分国家享有,而应由世界各国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不应是部分国家的独角戏,而应是世界各国联动的协奏曲。中国发展得益于向世界开放,世界发展也得益于中国的开放。
中国在开放发展中实现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与互动,既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人民。近30年来,“中国制造”促进了全球制造业迅速发展,深化了全球产业分工。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约1/40;如今,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已接近1/4??诺闹泄谐∫参鞴笠道笤龀ぬ峁┝酥匾慈?。1998年,中国的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仅为212.5亿元。到2014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到1.06万亿元,年均增长27.7%,众多外资企业分享到中国的开放红利。
联动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世界的发展需要联动。今天的世界是利益高度融合的命运共同体,各国发展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然而,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一些发达经济体不是与其他国家合作以共渡难关,而是忙于关自家的“院门”。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显示,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2008年到2016年对其他国家采取了600多项贸易?;ご胧?仅2015年一年就采取了90项,位居各国之首。贸易?;ぶ饕逍形θ撕?。习近平同志指出:“搞?;ぶ饕迦缤炎约汗亟谖葑?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只有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持协调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把共享发展作为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经济全球化更好惠及各个国家、各国人民。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要下大气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中国在开放发展中始终致力于让世界各国的发展机会更加均等、让发展成果由各国人民共享。为此,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市场、产业、项目有效对接,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加强与相关国家互联互通,推动基础设施共建、资源技术共用、开放成果共享,努力引导全球经济走向互联互通的新时代。中国倡导和支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建设,这些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国以负责任大国姿态参与国际事务,致力于提供更多全球性公共产品,促进经济全球化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坚持在开放中担当,让经济全球化更加平衡
习近平同志指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理应平等参与决策、享受权利、履行义务。要赋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多代表性和发言权?!闭庖恢匾凼錾羁瘫砻?每个国家都有发展权利,同时也都有不损害他国利益乃至促进共同繁荣的义务,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应当充分尊重各国发展权利并对各国履行义务形成约束,促使经济全球化更加平衡。
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亟须推进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目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虽然作出了一些调整和变革,但仍然主要反映发达国家的利益诉求,本质上还是发达国家维护自身政治、经济及安全利益的工具。在制定国际经贸规则时,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谈判能力不对等、制定规则的话语权不对称,这些规则大多没有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利益和关切,许多标准的设定远远超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致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随着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和发展中国家实力不断上升,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问题和弊端越来越明显,不仅有失公平,而且不能反映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新格局,代表性和包容性明显不足。这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不相容,对经济全球化进程构成了严重阻碍。
中国的开放发展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促进了全球经济治理变革。当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80%,中国的贡献率达到约1/3。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改变全球经济南北失衡、推动经济全球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成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排名提升至第三位。人民币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在国际经贸活动中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中国在国际经贸规则和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平衡。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过程中,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进区域、次区域框架内贸易、投资、服务的便利化和自由化进程。维护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中的主渠道地位,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平衡。
习近平同志指出,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领导者应有的担当,更是各国人民对我们的期待”。面向未来,我们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坚持开放发展,以实践丰富理论、以开放完善制度、以担当彰显责任,努力引领经济全球化走向合作共赢的新时代。
(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17年03月09日 07 版)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经济 全球化 开放 中国 发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