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滚动新闻 滚动新闻
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共同富裕——代表委员热议缩小“三大差距”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共同富?!砦比纫樗跣 叭蟛罹唷?/p>
新华社记者叶前
这是破解世界性难题的壮举,这是迈向共同富裕的追求。
城乡、地区、收入“三大差距”被称作全面小康路上的“拦路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连日来,代表委员热议推进城乡、地区、收入分配协调发展新成就,更加坚定了在共建共享中迈向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决心。
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发力,让广袤农村既留住“乡愁”又有“城味”
作为“世界屋脊上的江南”,从雅鲁藏布大峡谷到南迦巴瓦峰,许多背包客对西藏林芝的自然风光念念不忘。现在,这个名单加上了新成员鲁朗镇。
全国人大代表、林芝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黄细花说,这里风光壮美,能享受与城市媲美的公共服务。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当地人提供了数千个就业岗位。
“新农村建设、特色小镇,都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在全国的农村和乡镇就地形成产业链,让当地的百姓享受发展的红利,成为最终受益者。”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董事会主席朱鼎健说。
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中国农民收入已连续10多年增长。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2363元,实际增长6.2%。
过去一年间,又有1600万人进城落户,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居住证制度全面推行,发展的协同叠加效应不断显现。
今年,国家财政在提高标准的基础上,继续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也将统一。
从农村走出来的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环卫所路段班长谢智波说,城乡教育方面的差距在缩小,这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大事,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吸引更多有能力、有理想的人到乡村传播知识,“这就是把希望的种子撒遍田野?!?/p>
在不少代表委员看来,随着改革的推进,城乡统筹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广大农民将获得更多的实惠和服务。比如通过农村土地确权改革,农民将获得更多的财产收入,能更平等地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认为,“伴随农民进城务工落户,土地流转,农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城乡差距会进一步缩小?!?/p>
缩小地区差距:形成雁阵齐飞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连日来,“广东到了从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转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是记者在广东代表团听到最多的声音之一。
中兴通讯河源制造基地正在建设,比亚迪陆河生产基地已经投产……全国人大代表、深圳龙岗区南岭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说,在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的共同发力下,共建产业园区,为后发的粤东西北地区注入了新动力和加速度。
在各个地区内部发力补短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国家层面的协调发展战略更是开启了一场大规模的“帮扶大行动”。
东部带西部,先富帮后富,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彰显。
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地区20年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对口支援格局,使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逐步扭转。
2012年起,位于著名侨乡福建省南安市的蓉中村先后和甘肃省会宁县钟家岔村、武山县北顺村以及福建省寿宁县下党村结对共建,指导帮扶三个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不仅探索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换脑、造血、育种、夯基”八字真经,还提出“不卖茶叶卖茶园”的消费扶贫新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振生说,实践证明,“东部带西部,先富帮后富”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大有可为的。
区域协调发展绝不止于“输血”。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区域发展格局,从战略高度谋划,着力打造中西部地区“造血”机制,培育内生动力。一连串国家行动正在发力:编制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正在稳步推进。
“区域发展新格局,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而且把国内区域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发展统一起来,顺应全球化大趋势,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缩小收入差距:不让一个人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着力增强广大人民的获得感
一场世界罕见的脱贫攻坚战正在打响,这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国家行动”,更是“国家任务”。
去年,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全年减少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的任务超额完成。这背后是来自全国22个中西部省份向中央立下的脱贫攻坚“军令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在新起点上,这场攻坚战将更精准发力。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农学院原院长邢克智说,剩下的几千万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可以说是“最难的”,越是这个时候,脱贫攻坚越要扎扎实实,中央的要求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几年时间,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防止为了提前搞掺水。
被关心的不止是贫困人口,众多让全体人民更有获得感的举措不断推进。个税综合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设计和论证,两孩教育支出扣除,起征点该提高就提高;中国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施工图”铺开;“七大群体激励计划”使2020年居民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说,初次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适当提高劳动占比;再分配加大税收调节,缩小收入差距,同时发展捐赠和慈善事业,搞好了一二三次分配,就可以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撸起袖子加油干,向着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奋进
这是世界瞩目的中国成就。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上升到2016年的14.8%,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越来越重。
中国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
到202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中国前进引发全球点赞——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撰文称,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中国政府运用了大量策略,政策的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成本之高,世界罕见。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坐标上,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只有4年时间,距离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只有30多年。
成就令人振奋,任务依然艰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进一步缩小“三大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经济要增长,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幸福不会从天降。中国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实干出来的,缩小差距、脱贫攻坚的巨大进步也是实干出来的。
扎扎实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干,是今年两会传递出的强音和共识。
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说:“闻鸡起舞早动手,撸起袖子加油干”,把中央每一项决策落到每一个群众身上,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我们一定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迈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参与记者:丁静、许雪毅、李鲲、潘德鑫、史林静)(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发展 缩小 实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