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要闻 要闻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保卫蓝天需要紧迫感和历史耐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
一要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全部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加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力度,东中部地区要分别于今明两年完成,西部地区于2020年完成。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加快秸秆资源化利用。
二要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怪氐阈幸滴廴局卫碜ㄏ钚卸?。对所有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明确排放不达标企业最后达标时限,到期不达标的坚决依法关停。
三要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对高排放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在重点区域加快推广使用国六标准燃油。
四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扩大重点区域联防联控范围,强化应急措施。
五要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对偷排、造假的,必须严厉打击;对执法不力、姑息纵容的,必须严肃追究;对空气质量恶化、应对不力的,必须严格问责。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全社会不懈努力,蓝天必定会一年比一年多起来。
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雇寥牢廴鞠瓴椋掷嘀贫ㄊ凳┲卫泶胧?。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使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
推进生态?;ず徒ㄉ?。抓紧划定并严守生态?;ず煜?。启动森林质量提升、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态?;すこ淌缘悖瓿赏烁沽只共?200万亩以上,积累更多生态财富,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
主持人:我们看到政府工作报告用这么具体的五项措施打响“蓝天保卫战”,是不是体现了深化改革这样一个思路?

评论员 杨禹

获得感内涵
评论员杨禹:当然是。保卫蓝天这个工作既是回应老百姓的关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任务、改革任务。在这项任务上,既需要紧迫感,又需要足够的历史耐心,这两点在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上都有所体现。我们看到很多具体任务中是有时间表的,这充分提现了紧迫感;但是不论是大气污染,还是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历史耐心。我们不能忘了我们的国情是什么,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城镇化进程等还远远没有完成,我们需要在逐步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保卫蓝天,这是一个世界上其他国家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看上去两难的一个任务。但是,这样的两难任务就需要去完成。那些数字背后,有很多是靠一些在改善大气环境、保卫蓝天上的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投入来解决问题,还有很多是靠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去解决问题。包括环境问题等大家关心的很多问题,都是老百姓获得感的组成部分。我记得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前不久开会时讲,新的经济的增长点其实就在老百姓的关切点里。当时会上提出了六件大事,譬如租房市场、冬季供暖等,看上去是小事,但被看作大事,事情的“小”与“大”之间,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这种发展思想。围绕这个“获得感”,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既包括呼应感,还包括参与感和受益感。这也就意味着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每个人都身在其中,对“获得感”有更深刻的共鸣。
编辑:杨岚
关键词:蓝天 政府工作报告 保卫 紧迫感 历史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