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让职业教育亮起来,大国工匠多起来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 修菁 何文卿)世界上拥有铁路的国家,四分之三以上都选用了中国中车的产品,中国核电设备进入南非核电站。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影响力的象征,被看作是一张“国家名片”。
网络图片
2015年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十年蓝图,其中明确提出中国制作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不能落下,必须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强化大国工匠后备人才培养。
但现实情况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并没有担当起“大国工匠”的强有力输出器,职业教育也没有成为家长、学子眼中的教育名优产品。如何让职业教育强起来、香起来、活起来,让大国工匠不再是凤毛麟角,以更高的技能水平支撑起中国制造,也成为本次政协会议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香起来,需要观念的改变、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持
“大多数家长和孩子,心中的想法还是愿意读高中、读常规性本科,结果就造成了‘博士硕士满街跑,高级技工难寻找’,这其实是一种成才的观念错位?!?/p>
2016年,随着央视《大国工匠》纪录片的热播,让百姓们对“工匠精神”有了更直观而具体的认识,那些技术能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也让更多人从心底对“工匠精神”心存敬意,在胡卫委员看来,要让职业教育“香起来”,需要更多的舆论引导,改变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见,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社会氛围,也让家长们放心地把具有发展潜质的优秀学生送进职校,“我认为国家应加大对优秀技能型人才的宣传和表彰力度,让这些大国工匠能成为更多青年人心中向往的偶像?!?/p>
“去年我们邀请了一些在川企业的优秀技术工人,在招生季走进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给青年学子讲他们如何成长到今天?!痹谌薄⑺拇ㄏ执逃哦鲁に栈蠢?,邀请优秀的技术工人走进校园,走进百姓视野,是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好方式。
“让学生们在校期间,近距离感受大国工匠的风采和应有的精气神儿,也有利于他们在进入专业技术学习的早期,为自己树立目标,有目标、有梦想,就会有动力?!彼栈档?。
郭大成委员则认为,要让职业教育香起来,除了职业教育自身要苦练内功,让自己强起来,要真正实现“香起来”,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一方面要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提高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劳动者的经济地位?!惫蟪扇衔?,目前我国的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险制度在对劳动者阶层保障方面,还有唯学历论的倾向,“比如按学历定起薪的工资制度就应该做出改变?!?/p>
此外,郭大成认为,要让职业教育真正“香起来”,要有“植树精神”,“不仅要把移来的树养活,还要养好,让人才落地生根,对于一些稀缺人才要在落户、福利方面给予适度福利。但现实情况是,和高等学府的毕业生引进政策相比,尤其是落户政策,一些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就不那么容易了,人才培养完了留不住,这样人才流失就很严重?!?/p>
强起来:需要弯得下腰, 把学科建在产业链上
“以我所在的船舶工业为例,近年来,我国船舶行业,无论从产品质量、企业的综合能力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中国船舶工业总量占到世界第一,质量也处在世界前端,但这个行业的基础研究、研发创新仍有弱项,这就是高等职业人才缺失的短板,技能人才培养较弱,人才续航能力不足?!?/p>
面对记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用“焦心”来表达自己对当下中国高级技术人才短缺的忧心。如何做大、做强、做实职业教育,提高人才续航能力,算好企业发展的“人才账”,也是他本次会议关注的重点。
去年一年,郭大成多次走进各地职业院校,就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展开调研。
“我认为,当下职业院校首先应该厘清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专业化教育这两个概念,二者在知识层面有相似点,但主要区别在于对动手能力的要求,这就需要更好地做好校企合作,做好学校的在校阶段实操能力培训和用好企业的实训基地。”
在郭大成看来,我国职业教育要担当起中国制造强国梦的助推器和大国工匠的强有力输出器,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必需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耙推笠档挠萌诵枨蠡ザ鹄?,不能独立成为一个培养系统,也不能走全日制专科教育的传统模式?!?/p>
苏华委员也建议,职业院校要做好专业设置的功课。“比如当前我国一些重点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很大,如高端数控机床、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职业院校应着眼国家重点发展的这些先进制造领域,抓住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对接产业链需要,把培养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与推进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结合起来?!?/p>
活起来:升级版的职业教育才能精准供给
“传统的工匠,主要体现在手工操作上,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现代版的工匠精神,需要在继承传统工匠精神基础上,加入时代内涵,比如创新精神、科技手段的运用等,通过创新技术,来提升技术水平。让职业教育‘活起来’。”
谈到现代职业教育如何精准培养匹配时代需求的大国工匠,朱和平委员认为,现有的职业教育需要转型,“我们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谈需求牵引的问题,时代需求变了、生产线需求变了,职业院校的培养方式也需要跟着变,比如以单纯培养技能、实践能力为主的方式去培养去现代大国工匠,显然是不合格的,他们还需要懂智能操作的原理、懂得现代生产线生产方式原理、基本的机器原理等等?!?/p>
数据显示,我国共有职业院校13300多所,每年毕业生近1000万。2015年,国家提出职业院校要向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转型,不管是国家队人才的召唤,还是自身发展的需求,孙太利委员认为,中国职业教育都到了将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发展节点,他建议职业院校可以以这次转型为契机,精准定位自己的专业设置、育人方式和育人目标,“过去我国的教育模式,是按照纵向设置的,博士、硕士、本科、大专、高职,这很容易形成一个导向,各方面会按照学历的长短,来决定你是哪一类的人才,而这样的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经济的发展了”。
做好顶层设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这些关系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国职业教育这朵“野百合”,在不远的未来,会开遍原野,亮丽的“大国工匠”会成为更高更强“中国制造”的稳固基石。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职业教育 大国工匠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