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四成老人不愿和儿女同住
当你老了,想和儿女住在一起吗?俗话说养儿防老,但是现实生活中,身体健康、生活自理的老人似乎更倾向于自己住。据此前中国一线城市的老人调查结果显示,40%的父母不希望与子女住在“同一屋檐下”,而是希望有个人自由空间。
那么,什么样的老人没跟儿女住在一起呢?又是什么原因让老人不愿意享受四世同堂、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反倒乐意“独守空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部分社区老人进行了调查。
[调查]
住在儿子家感觉自己像外人
家住房山区南沿里社区的刘老太今年已经80岁高龄了,可身体硬朗,思维清楚,性格开朗。从上世纪80年代初,她就和老伴儿在这里安家了,直到上了岁数,四个儿子在外面成家立业,老两口依然单独住在这里,买菜做饭洗衣打扫,样样都亲力亲为。前几年,老伴儿患了老年痴呆症,刘老太又多了个照顾病人的职责,但她照样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鉴于老人年事已高,儿子儿媳多次提出要将老人接去同住,老人们总是婉言拒绝。
去年春节前,老伴儿突然离世,刘老太遭受了极大打击。作为儿女,深知母亲内心的痛苦。于是,刘老太的四个儿子商量,轮流将母亲接到自家住。刘老太同意了,可没住多久,还是返回了自己的老房子。
其实儿子儿媳特别孝顺,可刘老太为什么还是回家了?因为她觉得怎么都不如在自己家里自在。老人睡眠时间少,早上5点多就醒了,但怕吵着儿子儿媳,醒了也得在自己房里待着;晚上五六点饿了,可儿子儿媳还没到家,刘老太又不好意思自己开伙先吃;想出门去买个菜,也被儿子拦下担心她一个人在路上出岔子。另外,房间的摆设都是儿子儿媳弄的,刘老太平日闲来无事做的小手工作品也不敢往桌子上摆,担心他们会不喜欢。“我知道他们想让我住得舒服,但我老感觉自己像个外人?!?/p>
回到和老伴儿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刘老太的心才轻松下来。两居室虽然不大,但收拾得整洁利落,墙上挂着老两口的合影,卧室里也随处可见儿孙满堂的温馨照片,桌子柜子上摆放着她平时制作的剪纸、丝袜花等小作品。每天早上5点多出门,在一草一木都很熟悉的社区里遛弯,和多年的老邻居打声招呼、和居委会的姑娘小伙儿们聊聊天,儿孙有空了来看看她……她更喜欢这样的生活。
从早忙到晚成了免费“仆人”
刚刚从美国旅游了一个月回来的林阿姨,下周又要出发去桂林了,她的朋友圈里不是她参加跳舞、唱歌活动的图片,就是她游览名山大川的旅游照片,每天都精神饱满,活力充沛,一点儿不像已经65岁的老人。她觉得,退休生活能活得这么潇洒,得益于没有跟儿女一起住。
林阿姨的儿子已经结婚好几年了。“刚结婚头一年,和儿子儿媳一起住,那感觉真是不咋地?!笨煅钥煊锏牧职⒁叹醯?,自己和老伴儿简直就是儿子儿媳的免费“仆人”。早上6点多,老两口起床要先给小两口准备早餐,有时候还得敲门叫起床,怕小两口上班迟到。儿媳喜欢猫猫狗狗,在家里养了一只狗和两只猫,“喂猫遛狗的事儿也都是我们俩的?!钡搅酥形缋狭娇谒姹闳鹊愣7故2?,下午休息一会儿就得琢磨着晚上做点儿什么好吃的。经常是费尽心思做的晚饭,小两口还觉得不合胃口。而收拾屋子、洗衣服这样的家务事,也基本上都是林阿姨代劳。
林阿姨爱唱歌跳舞,退休后还参加了社区里的合唱团,有时候合唱团的姐妹们会组织郊游,甚至出国游玩,但林阿姨总因为还要照顾儿子儿媳而参加不了。想来想去,林阿姨提出和儿子儿媳分开住,一来可以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二来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享受晚年生活。现在,林阿姨去老年大学学电脑、和老友爬爬山……每周一到周五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人也显得年轻了许多。
老旧小区“同住”比例高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老旧小区里,老人和儿女一起住的比例相对较高?!耙话?0岁以上、年纪较大的老人,或丧偶的老人愿意和儿女一起住,方便儿女照顾自己。而60多岁的老人大多不愿意和儿女一起住”,东城、西城部分小区的居民告诉记者。另外,有的老人儿女结婚后没有能力自己买房,还有一些老人为了帮儿女带孩子,不得不一起住。
但文化程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的老人更愿意自己住。在一些新建小区里,买房的年轻人条件相对较好,他们的父母大多有自己的住房,“这样的老人退休之后有自己的生活,或者参加一些文体团队,自己也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p>
[分析]
生活习惯和观念不同是主因
老人习惯早起,年轻人爱睡懒觉;老人喜欢吃软糯食物,年轻人不一定喜欢;老人习惯勤俭,有的年轻人花钱大手大脚……这些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上的差异,总是让老人和儿女之间出现代沟,久而久之就不愿意生活在一起。
比如,周末年轻人想睡个懒觉,但是老人起得很早,总是叫孩子起来吃早饭,虽然是好心,但是年轻人会不高兴。专家建议,现在社会基本单位已由原来的四世同堂的大家族,转变为两人或者三人的小家庭,一些老人是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而更多的老人也“想开了”。如果老人明确表示不愿和儿女一起住,而且老人身体健康,心态也比较好,那么让老人独居可以让老人更自由、更轻松,老人也可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
[服务]
临时儿女“亲情陪伴”送上门
虽然独居可以让老人更自由,但子女远离身边的时候,依然需要有人能随时照应,尤其是高龄老人,此时社区或志愿服务团队就凸显了其重要作用。
在刘老太居住的南沿里社区,就有一个由12人组成的亲情陪伴志愿服务团队,随时对社区空巢、独居老人开展陪伴和照顾。去年年初,得知刘老太的老伴儿离世,亲情陪伴志愿团队的志愿者隗慧美就经常去敲刘老太的家门,看老人在家是否安好,或者下班之后先去老人家坐坐聊聊天再回自己家。尽管老人说“不用安慰”,但隗慧美还是坚持每周探望一至两次,有时给她量血压,有时邀请她参加社区活动?!坝幸淮瘟跄棠痰难褂?50多,给我吓得够呛,赶紧给大哥打了个电话问要不要送医院?!壁蠡勖篮土趵咸亩咏⒘擞绷担闪死先松肀叩牧偈倍?,随时沟通老人情况。一年多来,刘老太已经基本走出了痛失老伴儿的阴影,每天都把生活安排得非常充实,笑容又回到了老人脸上。
在西城区什刹海街道,也有一个养老巡视团队,巡视员每周要对辖区内的高龄空巢老人进行上门巡视,在健康状况、卫生环境、居住环境、煤水电使用安全、精神状态等5个方面对老人进行评估。邹岩就是大新开胡同居民孙大妈的巡视员,上门巡视的时候,他会提醒老人注意电暖器安全,会听老人唠叨唠叨邻里之间的纠纷,“每周见一次,跟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p>
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正在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打造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照料、助餐等服务的同时,提供入户巡视、亲情陪伴、调解等精神关怀和软件服务。(记者 叶晓彦)
编辑:赵彦
关键词:老人 儿女同住 养儿防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