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艺重“曲致”而得“隐秀”
刻印有“浅”有“深”。明人徐上达曾论朱文贵“深”,白文贵“浅”。深浅皆相对,如执笔之高低,不必过于刻意,“深”取劲健,“浅”取浑穆,各得其要也。
学书应通书论。其不外骨气、神釆、趣味、寄情、学养、书如其人、通变、诗书画印一体等内涵?!肮瞧甭邸靶沃省?,为书之基本审美准则;“神采”与“趣味”则为“形质”所体现情感之外耀与内显;“人格”“学养”则为书之精神延展;“通变”为作书实践之根本规律;“诗书画印一体”则体现艺之融通。书论各有所侧,然皆相渗透,内在相联,概言之,归于“书内”“书外”两面。吾人所求者,“书内”形神兼备,骨丰味足;“书外”入妙通灵,归于文心也。
王阳明有诗句云:“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识得规矩,知不规矩;识得通常,知不通常。由常到新,由俗至雅,皆如此也。
书画流传之广,亦得力于民俗。春节悬挂之春联、年画、门签、吉语、印章、寿桃、圣像等,无不与艺相联。倘若化俗为雅,大有神奇之功也。白石老人善用民间智慧融于画中,故得朴素之美。余在清华园曾观吴冠中画展,彩墨相间,其彩常用桃红与翠绿,甚是好看,忆儿时于农村曾见寿桃上有此两色,先生之色不正缘于民间!此化民俗为雅艺也。吾师风斋曾以民间瓷工随手所画碗底之印记引入创作,得边栏与弧线之变,亦有慧眼也。
法国熊秉明先生有“书法乃中国文化核心之核心”语,此语既出,人多见议论。其洞察力过人,然过于宽泛,失之谨严。余展而论之:汉字乃中国文化核心之核心,书法乃中国艺术核心之核心。何也?粗而论之,汉字之“音”产生声律之学,包括诗词歌赋等;汉字之“形”产生字学与书学,包括形构嬗变、意象生成与书风演化;汉字之“义”生成中国哲学、文学、史学诸门类,皆吾国文化之神髓。故曰汉字乃中国文化核心之核心。中国之艺如书法、中国画、篆刻等皆由书法笔法脱胎而出,形成用笔、用墨、用刀之结合,举一反三,融而通之,故曰书法乃中国艺术核心之核心。吾人弘扬与传播中国文化,当首重汉字;弘扬与传播中国艺术,当首重书法。
艺重“曲致”而得“隐秀”。彦和云“文之英蕤,有秀有隐”,“秀”而得灵和之趣,如帖之清逸;“隐”而能含筋之力,如碑之朴厚?!耙恪焙卫??由曲生致而得融通,一波三折,曲中可直,留中得放,非一味纵横张扬也。
艺之精微而至通达?!独窦恰分吨杏埂酚性疲壕又?,辟如远行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艺中幽微,非唯工密,实从寻常景处而常人视而不见处,得玄妙通达也。
易经曰:天地氤氲,万物化淳。艺事一道,贵神思翱翔,笔墨得灵山秀色,而能烟云弥漫,得真淳之气也。
曾读《黄帝内经》之《素问》,论人体之理与艺密切相联,山水画之“皴”即一例也。皴法表现山石脉络、纹理、向背之物理,进而拓展为意象,迷蒙恍惚间契入人之心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论种红蓝花有“令手软滑,冬不皴”,知“皴”一词初起于皮肤皱裂,后用于物态,进而用于画法。东坡论书之气、血、肉等,皆缘自人体也。
江南忆,最忆是扬州。扬州忆,最忆是南楼。余曾客扬州梅花书院三载余,梅影书香,最可珍重。书院建于嘉靖年间,历甘泉山书馆、崇雅书院名,雍正十二年马曰管重建书院,延桐城姚姬传主事,凌曙、刘文淇等一代学人皆出书院,声名大振。同治五年,吴让翁重题书院名。书院小楼南北两座长廊相连,余所居者为南楼,习字作画,读书赏梅,不亦乐乎!念惜抱先生主院之功,故以“南楼”援为号。余斋名数种,最喜用此号,寄独上小楼,与梅同瘦之心也。
作者: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 朱天曙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朱天曙 学书 书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