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十八大以来我国形成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目标,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国家、地方和用人单位引才项目竞相发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留学人才归国潮澎湃而至。
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在亿万中国人民奋勇前行的重要时刻,广大留学归国人才用一个个人生梦、事业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动力。
广纳天下英才
中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吸引全球人才
捧着红彤彤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证书,任晓兵欣慰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2009年,作为第二批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任晓兵毅然决定从日本回国,参与创建了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带领一批青年科研人员矢志创新,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17年1月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任晓兵主持的“基于晶体缺陷调控的铁性智能材料新物理效应”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现在是在中国做科研最好的时代。中国有更大的舞台,能提供更多的机遇和上升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大施拳脚,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任晓兵说。
任晓兵只是无数留学归国人才中的一个代表。统计显示,自2008年国家“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引才项目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超过4万名,引进教授层次人才数量是1978年至2008年引进总量的20余倍,带动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人才回归潮。
大量海归人才释放出巨大发展能量。目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300多个,入园企业2.4万家,2015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2800亿元,6.7万名留学人才在园创业。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痹谂访劳Щ岢闪?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
“这是向天下英才发出的深切召唤和诚挚邀请,广开进贤之路的集结号正声动四海,广纳天下英才的中国风已吹遍全球?!敝泄粞瞬欧⒄够鸹岣泵厥槌ぴ牢暮袼怠?/p>
在这样的感召下,大量学有所成的留学人才回国报效祖国,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呈现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勃勃生机。
——精英云集。国际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单分子酶学的奠基人谢晓亮、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留学归国人才中“星”光熠熠。相当一部分留学归国人才来自美欧等科教发达国家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具备较强的科研攻关和组织领导能力,为我国前沿研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统计,目前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超过七成是海归,大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海归。
——成果辉煌。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使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使用中国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再次刷新世界纪录……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背后,承载着留学归国人才的智慧和汗水;一系列我国原创性科研成果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特别是一些应用技术打破了国外封锁垄断,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科技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6.2%,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巢暖凤来。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国对人才的吸引力愈发增强,显示出强大的“人才磁铁”效应。如今出国与回国人数比例已从2006年的3.15∶1下降到2015年的1.28∶1,且呈现人才加速回流态势。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我国将迎来“进大于出”的历史拐点,我国将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逐步成为国际人才竞争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人才聚、事业兴
为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完善“顶层设计”
两个月前,全球知名医学杂志《自然·微生物学》发表了一篇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实验室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嗜肺军团菌效应蛋白LepB利用全新的磷脂酰肌醇激酶活性,在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一个实验室何以能取得这样傲人的成绩?邵峰认为,关键是实验室创建之初就比照国际科研机构模式运作,打破了传统科研管理的预算申报、考评标准等束缚。
正是因为理顺了体制机制,海外留学人才才能消除顾虑,如鱼得水。几年来,实验室带头人、已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王晓东锐意实行“科学家为主”的管理机制,实现了人才和科研机制上的大胆突破,成为国内科研机构改革的“试验田”。
体制机制顺,则人才聚、事业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充分释放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擘画改革蓝图,布局改革路线。2016年,酝酿多时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改革大幕徐徐拉开。
“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完善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闭夥菀饧叛塾谄瞥咳瞬欧⒄沟乃枷牍勰詈吞逯苹普习?,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人才政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人才优待政策不断落地。2013年,出境入境管理法及配套法规中专设人才签证类别并正式启用。去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对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广泛吸纳世界各国优秀人才。各地也纷纷更新、细化人才居留、社保、户籍、子女教育等便利措施,用贴心服务向海外人才敞开胸怀。
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唐永刚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发展的历史机遇、社会主义引才育才的制度优势、广大留学人才的爱国情愫,是形成新一轮海外人才归国潮的重要原因。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一项项引才用才新举措,让中国逐步成为全球人才磁场。
国家“千人计划”在深入实施中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积极拓宽非华裔外国专家申报渠道,已累计引进600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不少地方和部门探索的柔性引才方式效果显著:河南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重大人才工程中单列计划,从国内外柔性引进使用高层次人才5万多人次、院士253人;江西建立76个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103名院士、800名团队成员,形成“星期天工程师”“候鸟型教授”集聚景象……
棋落关键处,抢得制高点。“走,到中国去”“回到祖国去”成为新的风尚,中国正成为全球人才竞相创新创业的沃土。
圆梦正当时
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回国,其实答案很简单,我还年轻,我还想追梦?!备盏蕉⒅甑闹煜胄痪朔ü患已芯克闹拔谎迹氐焦诖匆?。
在清华大学启迪科技园的孵化器中发芽,在国家政策的引导扶持下壮大,朱想和朋友们共同创办的移动医疗平台如今已拥有数百万用户,收到了上万份感谢信。在他看来,快速发展的中国为很多归国留学生梦想的实现提供了绝佳的土壤和平台。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2003年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的武宁回国后在上海创办了国内较早的免疫细胞治疗公司,大力引进国际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并率先临床应用。他深有感触:“个人梦想的实现与国家梦的实现紧密相连,能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上让人生出崇高的使命感。”
文明交流互鉴,首先是人的交流互鉴。
据统计,仅2015年,来华留学人员总数达到近40万人,比2014年增长5.5%,其中,韩国、美国、泰国、印度和俄罗斯居生源国前五位。同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52.4万人,比2014年增长13.9%。数据显示,出国留学人员回流速度在不断加快。
我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更加注重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2012年12月,与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体现了一个大国自信与包容的发展观。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尚贤者,政之本也。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更加需要敞开胸怀,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更加需要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增强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需要探索建立符合科研规律体现人才价值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引才法规制度体系,畅通人才回国通道……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诺闹泄睦臀庞判愫M馊瞬沤鋈嗣蜗肴谌牍颐蜗?,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汇聚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光荣而伟大的事业,是光明和灿烂的前景。一切有志于这项伟大事业的人们都可以大有作为。只要广大留学人员同人民站立在一起、同人民奋斗在一起,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绚丽篇章!
编辑:杨岚
关键词:中国 留学 学人 全球 国家


夏威夷火山周边已有19条裂缝 不断冒出有毒气体
阿尔及利亚诞生世界最大草莓派 长度近50米
“巨型发光人偶”亮相沈阳
巴勒斯坦“灾难日”巴多地再现冲突
世界最大无轴式摩天轮正式投用
中国医疗队获赞比亚政府“医疗合作勋章”
国家京剧院推出优秀武戏展演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举行免费开放日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