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宁夏银川用“智慧”提升城市竞争力
宁夏银川:用“智慧”提升城市竞争力
新华社银川2月19日电(记者何晨阳)在互联网、大数据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宁夏银川市抢抓机遇,深化“智慧银川”融合创新,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入现代城市管理、保障改善民生、新产业培育等领域,通过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有效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催生系列新产业新业态。
以“智慧”促政务改革
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民间投资低迷,审批事项多、环节多、效率低成为主因,同时“一放就乱、一管就死”严重制约政务改革。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发现,银川市将“互联网+”融入“放管服”改革全过程,充分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切实给市场主体“松绑”,银川市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26个部门153大类业务归由“一枚印章管审批”,审批效率提高86%。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当地跟进七轮“审批瘦身”“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审改备”等配套改革,建立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和电子监察平台,审批办理时限大大缩短,去年新增市场主体同比提高26%。
为最大程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微观干预,实现“管而放活、活而不乱”,银川市搭建审批监管信息互动平台,利用大数据挖掘、分析、预估研判市场态势、潜在风险,为监管部门精准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提供决策依据,并与“网格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及企业诚信档案相结合,线上线下并举,倒逼市场主体规范市场行为。
数据多跑路,群众才能少跑腿。在位于银川市阅海湾的市民大厅,群众推开一扇门,就能办成社保医保、房产交易等505项“一揽子事”。借助于“网上办事大厅”“手机审批APP”等,银川市实现了“实体+网上”“线上+线下”“网上+掌上”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审批服务,网上办事率达48%,网上办事成为常态。
以“智慧”缓解“大城市病”
公交车到站时间提醒、红绿灯实时调控、动态交通诱导……尽管去年银川市月均增加7000余辆机动车,但通过上述“智慧”措施,当地车辆通行速度提高20%。
用“智慧”化解交通拥堵,在当地并非个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银川市开始显现公共服务供给错配、低效利用等“大城市病”,当地通过建设“城市大脑”,利用“智慧”手段有效化解交通、医疗、社区管理等领域难题,推动城市治理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在医疗领域,银川市依托大数据中心,建成首家互联网医院,集聚全国优质医疗资源。在社区管理领域,当地建成100个智慧社区,在社区内设置智能快递柜、智能垃圾桶、免费WIFI、人脸识别等11项智能化应用项目,用智慧化手段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下一步,银川市将继续拓展智慧城市在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便民服务,同时开放300多项数据,市民可通过手机终端进行应用查询或办理,享受更多智慧便民服务。
以“智慧”助力转型
大数据、互联网不仅成为便民利民的有力抓手,也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促其转型升级的“利器”。
在宁夏共享设备有限公司的3D打印车间,三五个人操作鼠标就能完成此前数十名铸件能手的工作量,这一技术使铸造业由“傻大黑粗”变成“窈窕淑女”。在位于银川滨河新区的恒天科技城如意服装项目区,电脑三维扫描剪裁、30秒生成120个数据、3小时拿到成衣的新技术让到访者印象深刻,智能制造不仅大幅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更助力企业打开国内外高端市场。
投资37亿元,建成滨河新区智慧城市产业园,引进环保智能垃圾桶、远程抄表等配套产业;衍生发展大数据产业,引进“好大夫”“微医”等互联网平台,13万名全国资深医疗专家在线坐诊,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占全国无车承运市场份额较大的“返空汇”“运满满”等互联网物流企业落户银川……种种迹象表明,银川市在成为智慧城市引领者的同时,也正为输出智慧城市软、硬件而谋篇布局。
据了解,智慧城市带来的新产业、新业态,带动当地税收增长12.8%,助力银川实现由土地财政向新经济财政的转化。同时,银川市突破传统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打造的智慧城市“银川样板”,已在国内外多个城市得到推广应用。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智慧 城市 银川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