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即使片纸只字,也不曾轻视
? ——国图人百余年来从未停止搜求整理敦煌文献的脚步
一件抄写着《妙法莲华经》的敦煌卷子,9米多长,需要102张照片才能把正反两面全部清晰记录下来。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员刘婷忙活了近3天,将这件敦煌文献制成高清图像,通过国际敦煌项目(IDP)网站免费向全世界读者公布。

早年用缩微胶卷拍摄的《妙法莲华经》卷三。图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修复师胡玉清在修复敦煌遗书。图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在藏经洞沉睡了近千年的敦煌文献,自1900年被发现后,屡经劫掠,散落世界各地。百余年来,几代国图人从未停止搜求、整理敦煌文献的脚步,即使片纸只字,也不曾轻视。惜之爱之,守之护之,坚持不懈地展示其风貌,揭示其价值,使一馆之瑰宝成为天下之公器。
“中国人有能力保护祖先留传下来的文物”
1910年,18箱敦煌卷子从甘肃运抵北京,交付京师图书馆。经历了洋人、国人近10年的掠夺与偷盗,终于有8000多件敦煌文献在自己的祖国找到了一个安稳的归宿。如今,国家图书馆依然保存着当年编写的敦煌遗书目录。
“国图最早的敦煌遗书目录,是按照《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顺序,每个字下编入100号卷子?!惫脊偶荻鼗臀南鬃樽槌ち醪ń樯?。在这8册蓝布封面的《敦煌经卷总目》中,每册首页的千字文号下都标注着“计十束”。刘波推测,当年这批敦煌遗书解运到北京,就是10件捆扎为1束,10束刚好是100件,正与每个千字文号下的100件卷子对应,“入馆之初,它们依然保持着10件1束的捆扎状态,千字文号就是按照当时的捆扎状态逐一编号的”。
安逸有序的时光并不长久。20多年后,随着日军铁蹄的日益逼近,这些敦煌文献不得不开始又一次远行——转运上海以躲避战火的侵袭。先是进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仓库,后又移入法租界内的震旦大学。这些敦煌遗书没能在抗战胜利后就运回北平,而是推迟到了1950年年初。刘波分析,敦煌文献配备箱柜破烂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国家调拨、藏家捐赠、市场购买等多种方式,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敦煌文献不断丰富。2004年6月,16000余件敦煌遗书全部移入敦煌遗书特藏库,装进了特制的楠木柜中,保存条件得到空前改善。
特藏库落成后,有国图馆员发出这样的感慨:“长期以来,国际、国内都有一种错误说法:国家太弱,与其让文物在国内得不到?;ぃ蝗缛谩笕恕米?,放在他们那里?;さ酶?。这种逻辑长期成为西方列强掠夺我国文物的借口。今天,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人有能力保护祖先留传下来的文物,有能力用国家优秀的传统工艺修复那些损坏的文物,更有条件为这些文物配置相应文化背景、文化氛围的保护环境?!?/p>
不负历劫仅存国宝,有益世界学术发展
在京师图书馆写经室工作人员俞泽箴的日记中,留下了一则当年出借敦煌文献的记录:“援庵次长来,借去景教经一卷。”这天是1922年5月21日,援庵是史学家陈垣的字,“景教经”其实是一卷摩尼教残经,如今编号为BD00256。
不久之后,陈垣写就了名篇《摩尼教入中国考》,解决了佛教史籍、碑刻文献中的诸多疑难问题,中国摩尼教史研究的大门自此打开,而这卷敦煌文献正是此篇论文的重要史料。
在国图藏敦煌遗书的多种目录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无疑是陈垣编纂、1931年印行的《敦煌劫余录》。当时,有人作出了“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的论断,认为敦煌遗书的精华不是流失海外,就是秘藏于私家,国图所藏“盖当时唾弃之剩余,精华已去,糟粕空存”。而陈寅恪在为《敦煌劫余录》撰写的序言中提出:“吾国有之八千余轴,比于异国及私家之所藏,又何多让焉?!痹诔乱】蠢?,《敦煌劫余录》的发表,内可以不负历劫仅存之国宝,外则有益于世界学术的发展。
在整理馆藏“劫余”敦煌遗书的同时,20世纪30年代,北平图书馆还将王重民、向达分别派往法国、英国。拍摄那些“被劫”敦煌文献,是他们最重要的使命。作为最早系统收集英法所藏敦煌文献的中国学者,王重民、向达拍摄的上万张照片,一段时期内成为中国学者研究敦煌文献的主要依据。
敦煌文献数字化,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几代国图人搜求、整理敦煌文献,不仅为国存宝,而且为学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学术资源,推动着中国敦煌学研究的发展。从馆内借阅,到影印出版,再到数字化网络发布,文献资料越来越丰富,获取途径越来越便捷,陈寅恪当年所感叹的“吾国学者,其撰述得列于世界敦煌学著作之林者,仅三数人而已”的局面,已大为改观。
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青年学者陈丽萍向国家图书馆提出申请,希望将编号为BD14685的敦煌卷子提前制成数字化的高清彩色照片,在国际敦煌项目数据库公布。国图满足了陈丽萍的要求,她随即完成论文《国家图书馆藏四件敦煌变文抄本研读记》,判定这件“失名”敦煌文献其实是《搜神记》的残片,而且可以与相关英藏文献进行缀合。
刘波说,乌心怡、刘婷等3位同事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敦煌文献数字化工作,国际敦煌项目网站上的统计数字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到2017年2月10日,国图已上传4539件敦煌文献的158863幅图像,这意味着约占国图藏卷总数三分之一的敦煌文献已完成数字化。
“当前公布的这些彩色图像,还满足不了学界的需要。我们一方面在加快敦煌文献数字化的速度,另一方面也根据学术需要,把那些学界迫切需要的写卷优先数字化,有不少学者像陈丽萍老师一样提出了申请。我们欢迎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提出类似的申请,只要卷子的状况适合数字化,且工作安排得过来,我们就会尽量满足学者的要求?!本」苋耸钟邢?,但刘波仍然希望,敦煌文献的数字化能早日完成,这是时代赋予他这一代国图人的新使命。(记者 杜羽 方莉)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整理敦煌文献 《妙法莲华经》 古籍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