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我国严打新型毒品 缴获已列管新精神活性物质800余公斤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记者白阳)近年来,有“实验室毒品”之称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在全球呈现蔓延态势。记者16日从国家禁毒办新闻通气会获悉,2016年以来,我国共缴获已列管新精神活性物质800余公斤,捣毁多处生产窝点,其生产和出口得到有效遏制。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毒品类似物。这些物质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且更新换代迅速,目前已有101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新精神活性物质。
国家禁毒办副主任邓明介绍,近年来,我国一些具有化工、医药知识的人员受利益驱使,根据境外不法分子需求,网上联系、订单式生产,邮寄输出新精神活性物质,利用各国管制差异逃避打击。
对此,我国先后与20余个国家开展执法合作,对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提出的涉及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数十件线索核查请求进行了及时回应,成功破获了“上海灿禾张磊案”“湖北张正波案”等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案件。2016年至今,我国已根据相关国家执法协作请求,部署有关地方核查线索,共捣毁新精神活性物质非法生产窝点8处,缴获已列管新精神活性物质800余公斤、非列管新精神活性物质上吨,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十人。
在立法管制方面,自2001年以来,我国陆续将氯胺酮等国际社会反映突出的十余种新精神活性物质纳入列管,2015年实施的《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又一次性列管116种新精神活性物质;近期,有关部门还决定将卡芬太尼、呋喃芬太尼、丙烯酰芬太尼、戊酰芬太尼等4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至此,我国列管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已达134种。
邓明表示,在我国有关部门的严厉打击下,管制的新精神活性物质生产和出口遏制明显,但新结构的非管制品种还在不断出现,交易方式和走私渠道也更加隐蔽。中国将继续与各方加强情报线索通报,完善网络渠道监管,合力遏制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消费的扩散。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新型毒品 精神活性物质


雄安“绿色拆除”10小时夷平8000平米建筑
尼日利亚村庄遭袭事件死亡人数上升至73人
亚美尼亚议会选举反对党领导人帕希尼扬为新总理
第71届戛纳电影节开幕
匈牙利新一届国会成立
马来西亚大选即将举行
强降雨来袭 广东多地暴雨预警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10周年慰问演出在四川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