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清正廉洁的具体要求
清正廉洁,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五条标准之一,也是我们党一贯鲜明的政治本色。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在《楚辞·招魂》中说:“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倍何难Ъ彝跻荻哉庖痪浠白髯⑹?“不求曰清,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北收呷衔?加上一句“不偏曰正”,恰是对“清正廉洁”四字很好的注解。
不求曰清。不贪图名利,不谋求个人私利和特权,是清雅高尚的品格。“不求”二字,语出《诗经》“不忮不求”,意思是说不嫉妒、不贪求,是君子的德行。曾国藩曾经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说:“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币氤删褪乱怠⑹髁⑵沸?首先就要去“忮心”、去“求心”,做到心地干净。我们共产党人的“清”,就是要通过党性教育和锤炼来正心。去除了贪欲杂念,心地干净了,内心深处的情怀、良知和信念就会“拨云见日”,心胸自然开阔,志趣自然高远,理想信念自然坚定。正所谓美政如水,执政者的心是“清”的,不怀贪心、不求私利,源头就是清的,所到之处即使有污浊的东西也都能荡涤干净,社会风气自然净化。
不偏曰正。不偏不倚,秉公用权,就能养成浩然正气?!罢庇搿肮毕喟槎U钡娜?公私分明,不是没有私利,而是不用公权谋私利;不是没有私心,而是不拿公权徇私情。纪检干部手握监督执纪权,用好了利党利民,用不好则害人害己。“正”,就要求我们必须事事出于公心、追求公义。当我们面对群众的时候,除了讲公事公办的规矩,也要有设身处地的思考。当我们查处违纪问题的时候,既要有嫉恶如仇的立场,也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除了有铁面无私的手段,更要有不枉不纵的公心。处理一个干部,不仅仅是为了让纪律得到执行,更是为了问题不再发生、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以后不用再处理干部。
不受曰廉。不接受他人馈赠的财物,是廉洁的基本要求。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采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问他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这位获奖者说:“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不义之财不可取,这是最浅显又是最重要的道理。但面对唾手可得的意外之财,很多人却又忍不住伸手,结果身败名裂,教训惨痛。面对意外之财,伸手前一定要三思。如果觉得对方盛情美意、却之不恭,不好意思拒绝,那么,“子罕弗受玉”的故事可以教会我们怎样巧妙而坚定地拒绝。如果觉得收下了神不知、鬼不觉,反正没人知道,那么“四知先生”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可以告诉我们怎样不昧己心坦荡做人。
不污曰洁。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洁身自好。社会生活纷繁复杂,在不良风气和诱惑面前,是洁身自好,还是随波逐流,是我们经常要面对的问题。《红楼梦》说:“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多少人等被查处了,再回头来看,才发现“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实非虚言。大贪巨腐的堕落,都是从接触到一些不该接触的人,沾染上一些不该沾染的习气开始的。平时不自重,日常细节不谨慎,迟早会吃大亏。所以古人说:“凡修身为学,不在文字言语中,只平日待人接物便是?!惫膊橙私病敖嗌碜院谩?是要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但绝不是要孤芳自赏,更不能自命清高。共产党人的“洁”,不仅要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敢不敢对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消极腐败现象说“不”,能不能从我做起移风易俗、开清新风气之先,考验着我们的党性,也决定了我们党能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以清正心,以正用权,以廉自律,以洁修身,这就是清正廉洁的要求。
(作者单位:中央纪委驻审计署纪检组)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清正廉洁 具体要求 干部 自然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