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高铁自主上调票价有无依据惹争议
2月13日,网上有消息称:东南沿海铁路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列车票价将于4月21日上调,二等座涨幅接近30%,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2015年底获高铁车票定价权后,首次上调车票价格(2月14日《杭州日报》)。
上调票价岂能随心所欲
高铁作为公众乘载的交通工具,事关人民群众出行,事关民生。高铁票价上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高铁票价如何确定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的确,市场经济下,铁路部门有自行定价的自主权,也在为自身利益争取权利和自由,通过建立多层次、差别化价格体系来调节市场,这本身没有错。但任何事都要有规矩,高铁票价上调也要按规矩办,而不是想怎么提高或者下调就随心所欲。
笔者认为,高铁票价上调应该依法进行,要经成本核算、征求民意、市场听证、物价部门依法审核等等法定程序,而不是闭门造车,关门定价。
早在2010年3月,就有人针对京津城铁、武广高铁等票价未经法定定价程序、涉嫌垄断经营问题向发改委投诉,建议依法进行价格听证等。发改委当时答复称,我国高铁网络尚在建设中,已开通的高铁还在运营初期,生产经营等情况还不稳定,正式定价的条件还不成熟。但如今高铁已成网络,正式定价时机已经成熟,尽快就高铁价格调整举行听证,公开调高价格的方案标准,这是不言而喻的。铁路行业具有自然垄断属性,有关部门不能把自己简单界定为经营性企业,用纯市场眼光衡量高铁服务,而忽视其公共性。
高铁票价上调应该合法正当。价格法明确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几年前,原铁道部发言人就曾经说过,“必须看到铁路这个行业的基本属性,铁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承担社会的公益性职能”。对比看,高铁票价上调应当进行公开听证。
市场经济下,“铁老大”应该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规矩上调票价,而不是随心所欲地自行调价。有关部门应该依法管理监督,做好高铁票价听证、监管工作,让高铁真正成为百姓坐得起的交通工具。
票价调整符合法律政策
2015年12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规定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铁动车组列车一、二等座旅客票价,由铁路运输企业依据价格法律法规自主制定。由此可见,高铁票价的浮动依法合规。
事实上,铁路改革至今仍被部分专家和民众称为“垄断”,实则不然。因为垄断的意义是“除此一家别无它号”,没得选择余地。而群众出行除了火车作为交通工具外,还可以选择汽车、航空、海运,并非像水、电类企业一样。但铁路之所以“被垄断”,实则是因为铁路对于民众出行太过于重要,航空太贵、汽车不便、海运太慢,首选当然是快捷、便宜、安全的铁路。
近年来,还有不少业内人士担心,铁路改革存在市场化程度不够,清算、财务、调度等权力过于集中和不透明等问题,现阶段对民资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也没有那么大实力的民资敢进入。而在有关研究人员看来,铁路混改最大难点在于票价核算体系。
由此可见,一张小小的火车票,承载的不仅仅是旅客的乡愁,还关系着铁路改革的成败,同样关系着深化国企改革的榜样作用。尽管这些年来铁路企业为国家铁路建设发展负债累累,但火车票价无论是公里数、还是金额都低于其他交通工具,甚至很多普速车长达十多年未涨价。
众所周知,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在于效益,而火车票定价低、承担了过多的社会公益性,甚至远低于目前市场价格平衡点,致使民众出行过于集中铁路。深化铁路改革,就是要进一步明确铁路企业市场化属性,彻底剔除附着在铁路身上的政府职能,让铁路轻装上阵。
因此,家大业大、社会公益属性过重的铁路要想一步到位实现企业市场化运作,还需要一个过程,还需深化货运组织改革、拓展多元经营、引入民间资本,通过重塑市场主体、引入竞争来激发活力,真正实现企业市场化、效益最大化。从这个角度来说,高铁票价随季节、客流的变化和市场供求关系进行灵活调整,恰恰是铁路企业坚定市场步伐迈出的可喜一步。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高铁 上调票价


雄安“绿色拆除”10小时夷平8000平米建筑
尼日利亚村庄遭袭事件死亡人数上升至73人
亚美尼亚议会选举反对党领导人帕希尼扬为新总理
第71届戛纳电影节开幕
匈牙利新一届国会成立
马来西亚大选即将举行
强降雨来袭 广东多地暴雨预警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10周年慰问演出在四川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