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非遗法》颁布五年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半数超70周岁
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ぶ行亩怨岢孤涫登榭鼋衅拦?。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ㄇ?、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其中,17个?。ㄇ?、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云南省共制定了20部相关地方性法规,立法数量居全国之首。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ㄇ⑹校┦〖斗俏镏饰幕挪胤叫苑ü嫔形闯鎏ǎ⒎üぷ髫酱平?。
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有10?。ㄊ校├奂仆度?000万元以上,其中,四川省以23652万元、浙江省以18740万元、北京市以13550万元位列前三。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ㄇ⑹校┡脊剂?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为此,评估报告建议:拓展传承、传播路径,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比如,采取贴息贷款、国家课题社科资金项目等多种支持与资助方式,为传承人的传承活动创造条件;鼓励将传统的以师带徒、家族传承与现代职业培养相结合的传承方式;坚持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让传承成为人群的传承,而不仅是单个传承人的传承。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非遗法》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