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冷成金:诗词搭建起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
——《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启示之四
《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恐怕不只是智力游戏,这些诗词还搭建起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稍一吟咏便激荡起了文化默契的共鸣。
由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引发的当前习诵诗词的热潮,在本质上是传统文化热,因为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歌的渊源极其深远,诗歌在往昔,其教化意义也十分重大?!笆灾尽?,不论是写景叙事还是抒情述怀,不论是现实主义的诗歌还是浪漫主义诗歌,归根结底,诗歌都是为了表达人的志向、意愿、情怀和抱负。因此,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学习诗歌,《论语》就记载孔子要弟子努力学习《诗经》:“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笨鬃釉仕亩硬阊挥校痰妓安谎抟匝浴?,并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将诗提到了激发人的基本情感的高度,把诵读诗看作是培养君子人格的开始。
所谓“诗书传家久,礼义济世长”,诗歌的教化作用之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很大的重视,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优秀的传统诗歌以最凝练、最典型、最形象的方式表达了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和普遍情感,诵读这些诗歌,有助于净化心灵。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贝耸黄桌趾蟪莆把艄厝?,自古及今,传唱不衰,其中对生命和事功、“天理”与人情的敏感和深情,至今令人动容。在诗中,有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眷恋,也有对保家卫国这种“天理”的体认。这首诗的永恒魅力就在于我们在不断吟诵中,把保家卫国的应然“天理”逐渐转化为乐于接受的人情。
又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千古传唱的名篇,前人说:“此词一出,其余中秋词尽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该词展现了民族文化心理的流淌过程。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起句,代表了自屈原《天问》以来的中国人对人生价值、意义的追寻,“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心理过渡,“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则是追寻之后得到的现实答案。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历程决不仅仅是一种无谓、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价值追寻观照下的现实执着:有了价值追寻,现实就有了方向;有了现实的执着,价值追寻就不会空洞。所以,该词的下阕虽是写一般的现实生活,却显得那样的新鲜诱人,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不再是一般性的祝愿,而是有着更高价值追求的祈盼,对这种永无止境的祈盼的追求,正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特点和永不衰竭的动力。
《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恐怕不只是智力游戏,这些诗词还搭建起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稍一吟咏便激荡起了文化默契的共鸣。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传统诗词,它们是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创作和选择的结果。好的诗词,一定是诗情和哲理的合一。《毛诗序》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诗词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借着节目的热播,若整个社会都能承接诗词的雨露滋养,从诗词中梳理历史路径、文化脉络,则善莫大焉。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冷成金 诗词 民族文化 心理结构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