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中国人祈福为何爱往池子里扔钱?有人直接扔银行卡
视点
交易式信仰并非什么恶劣风俗,在心理层面也有它的合理性,但其实人们很难分清楚,这是出于一种心理需要,还是出于一种信有不信无的泛神论宇宙观。
据报道,2017年2月11日,正月十五元宵节,在武汉市汉阳归元寺庙,寺庙的工作人员当天下午清理过年期间,大量香客扔在庙里的硬币及纸币,而因为钱币数量太多不得不用面口袋来装。
投钱祈福,恐龙化石也未能幸免
中国人投钱祈福,是一种普遍现象。实际上,不止在寺庙,甚至在济南趵突泉海豹池里,也有人投钱。此外,还有人在石窟、乌龟池、甚至恐龙化石展区里扔钱。如此特色的祈福行为,种类繁多,不胜枚举,总之是,只要有炉子、池子、坑这些设施,我们就可以创造性开展祈福活动。
究其实质,扔钱祈福,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先给神仙送礼,之后,神仙们再通过其他方式给予反馈,当官、挣钱、生娃娃,都可以适用。这本质上是一种交易式信仰。
交易式信仰:商代用活人祭祀
对这种交易式信仰的源头,国内尚存争论。有一种看法是:扔钱祈福主要在佛教场所盛行,所以,扔钱祈福应该是从佛教发源出来的。
但我认为不是。且不说,这种习俗或不是佛教文化原带的“小程序”,可能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而无论佛教寺庙还是道教道观,以及关帝庙、山神庙、火神庙等,只要有池子,中国人都会往里边扔钱。
实际上,这种交易式信仰实则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远在佛教传入前千余年的商朝,交易式信仰就风靡中原了。据王玉哲先生《中华远古史》介绍,商朝统治者曾大量使用活人祭祀,其思维逻辑是,他们的政权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由天神选择和赋予的。而他们理解的天神就是一嗜血狂魔,需要定期打牙祭,以活人祭祀,获得天神允诺,才能保证永续执政。
在人类生活的早期,类似信仰方式,也不只是存在华夏的历史里,世界上很多原始部落都搞类似的血祭,以求天神保佑平安。这是一种比较“高大上”的交易式信仰,相比较而言,今人的做法,实在是柔和太多了。
商朝统治者用人头换政权,到了后来,周孔文化泽被华夏,人们在祭祀时,比较流行丢上好的玉石、金子。根据《周礼》记载,祭天祭地除了用牲口,还会使用美玉,祭天的玉用火烧,祭地的玉埋土或沉水;唐武则天的“除罪金简”就是贿赂神仙的。
以上诸种方式都是权贵们搞的交易式信仰,走得是高层路线。那历史上,普通民众怎么搞交易式信仰?
古代民间的交易式信仰,钱币砸“高僧”
就佛教的活动来看,按照目前民俗学家普遍的看法,两汉之际,佛教传入,生死轮回观念深入人心,随之就出现了“冥币”,专门生产来给死去的人用。但是,这里面是否存在交易式信仰的意思尚不确定。另外一种传统,在塑造中国普通民众交易式信仰方面,不可谓功劳不大,那就是功德箱,捐钱得福,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交易式信仰。
在中国古代,人们也不只是在寺庙里扔钱。唐代笔记小说《朝野睑载》里记载了这么一个事儿:当时的并州有一个妬(妒)女泉,澄澈千尺,“祭者投钱及羊骨,皎然皆见”。这是往泉水里扔钱祈福。
更夸张者亦有之。据唐《续高僧传》卷三十一记载,有一次,宝岩和尚召开“俗讲”大会,当时听众云集,想是讲得极其精彩,不料引发现场“事故”,“士女观之,掷钱如雨”。一个大活佛就在面前,聆听梵音立得现世福,还不赶紧把钱砸过去,连快递费都免了。
近代以来,无论在观念还是器物层面,中国的传统文化都遭受了巨大冲击。然而,在民间,无论好歹,一些传统习俗却被延续下来,比如家庭祭祖的习俗等,这同样是交易式信仰。
诚然,交易式信仰并非什么恶劣风俗,在心理层面也有它的合理性,但其实人们很难分清楚,这是出于一种心理需要,还是出于一种信有不信无的泛神论宇宙观。而另一方面,乱扔钱币污染景区,甚至可能损伤文物、动物,远说不上是一种文明的行为。
二十一世纪了,就这样把票子硬币到处乱扔祈福,有没有考虑过马尔克斯的感受?(朱玉 媒体人)
编辑:秦云
关键词:交易式信仰 往池子里扔钱 祈福


大型杂技剧《花木兰》在澳门举行传媒预演活动
西藏:布达拉宫广场花团锦簇迎国庆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隆重举行
“18至20世纪俄罗斯帝国珍品展”广州开展
大熊猫“彩陶”“湖春”启程赴印尼
2017年“文化中国·全球华人音乐会”在京举行
300幼儿同唱祖国生日歌
中国出版代表团亮相内罗毕国际书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