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元宵节前话年俗
又是一年春节到。对中国人来讲,春节不仅意味着走亲访友、觥筹交错,还意味着漂泊心灵的安抚。春节是由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等一系列特殊日子组成的节日体系,其中学问很多,值得探究。在团圆、聚餐、亲情慰藉之余,抽一点时间来读些“年味儿”的书,会让生活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书香。
春节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有着特殊的位置。萧放的《话说春节》,主要介绍了春节的起源、演变、发展、习俗、现代意义等内容。说春节特殊,因为它不像一般文化现象,可以简单替换或改变。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春节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传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彭国梁编著的《我们的春节》,提出“年”是一种古代的吃人猛兽,磨牙吮血,先民闻之丧胆。终于有神农氏手持神器将其降服,时值农历十二月三十日。黎民百姓遂称这一天为“过年”,“过”字含有去除之意,过年就是去除猛兽。流传至今的过年燃放爆竹的习俗,最原始的意义就是驱赶猛兽。
过去人们如何过春节?张志春的《春节旧事》,图文并茂,记述了历史上中国人过春节的各种风俗习惯、历史传说、诗词书画、文史知识等内容。书中,带我们品尝那令人回味悠长的“送社粑粑”、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饺子,感受家的幸福味道。这一幅幅的图片,带着我们重拾儿时的记忆,贴春联、放年炮、讨压岁钱?!侗本┑拇航凇芬皇?画家于大武以国画的笔法,艺术还原了老舍先生笔下的老北京。腊月初八吃腊八蒜、腊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爷、年三十吃团圆饭、大年初一逛庙会、正月十五闹元宵……大人们的忙碌,孩子们的热闹,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人们的脸上,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团圆气氛。
刚刚过去的腊月里也有很多春节习俗,比如祀灶与年画。刘锡诚编选的《灶王爷传说》,讲述了关于灶王爷的传说。为何叫灶王爷?供灶王爷为什么要用糖?张大巴掌如何打出个灶王爷?灶神为什么只有一只耳朵?书中为读者讲述了灶王爷的来历和祀灶的习俗。所谓祀灶,就是送灶神(民间叫灶王爷)上天,祈求灶神向玉皇大帝说下界人间的好话,以保全家老小平安吉祥。谭红丽的《年画》,指出年画是寄托人们精神信仰及追求的重要载体。书中认为,年画作为一笔传统文化的财富,我们理当奉为遗产,并开掘其中的精神,丰富社会文化。同时,年画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其中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
中华民族的春节,很大程度上是神性文化的传承。红苇的《神性记忆:中国年》具体说到年的形象,指出:世俗说法用恐怖记忆对年进行了“改写”,这样年就由神圣的吉祥物变成了让人害怕的动物,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年的真相便无缘得识了。过年常说福来到,“中华年俗文化”编辑部编的《福》一书,对民间祈福、纳福的相关习俗、文化内涵及注意事项等诸多方面予以层层讲析,内容通俗易懂易于实践,适合对纳福知识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春节 灶王爷 元宵节 年俗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