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食话食说食话食说
自酿葡萄酒更放心?这是误区!

随着葡萄酒的保健功效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并日益受到重视,不少消费者在忧虑市场上的葡萄酒良莠不齐或者不合口味的同时,开始选择在家自酿葡萄酒。许多人都认为,自酿葡萄酒没有添加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便宜又放心,酿造过程中还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调节酸甜度,而且制作和品尝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娱乐。
然而,有心检索新闻就会发现,关于自酿葡萄酒造成恶果的事件屡见报端。据报道,湖南的一位张先生饮用了自酿葡萄酒后,险些失明。饮酒当晚,张先生就觉得心跳加快、胸闷,还有些视力模糊,随后被送医院治疗。医生诊治后发现,他所饮葡萄酒甲醇超标,导致了轻微中毒。央视还曾报道,江苏扬州一女子因喝了自酿的葡萄酒中毒,经医院洗胃才好转。
除了中毒,自酿葡萄酒的另一大危险就是酿造过程中容器发生爆炸。仅去年一年,就有广东、湖北、福建、四川、江苏、河南等多地发生类似爆炸事故,所幸没有大的人员伤亡。
虽然利用微生物发酵的酿酒原理听起来简单,世界上各文明古国也都具有数千年的酿酒史,但现代酿酒产业以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为基础,是大规模工业化的产物,其中的复杂程度和科技含量,还是远超一般民众想象的。
先拿酿造葡萄酒的原材料来说,大部分普通人并不知道葡萄其实分为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两大种。我们日常吃的巨峰等品种均为鲜食葡萄。而酿酒葡萄的含糖量和酸度都显著高于鲜食葡萄一倍左右,此外由于酿酒葡萄成熟期较长,果实中积累的单宁和多酚类物质含量也较高。高含糖量带来了发酵后更高的酒精度,而单宁和多酚类则会在发酵过程中转变为醛、酸和酯等风味物质,形成葡萄酒独特的口感。
但由于家庭酿制有许多因素无法控制,多余的甲醇等杂醇容易产生和累积,一旦摄入过量就会导致中毒,尤其是视神经损伤。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甲醇主要产生于葡萄果胶的分解产物,葡萄皮与籽中的果胶在果胶酶或热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酿酒过程中不用果酒专用酵母发酵,腐败菌易繁殖,也会导致自酿葡萄酒甲醇含量增高。
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科研人员采集了6份自酿葡萄酒,发现甲醇含量最高者超出国家标准1.358倍,总体合格率仅为33.3%,而市售葡萄酒中甲醇的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的限定,同时也低于所有自酿葡萄酒样品。
此外,自酿过程中由于发酵不完全、品温太高、酒精度太低等原因,还容易造成生花菌、醋酸菌、乳酸菌、苦味菌等杂菌污染。这些微生物在葡萄酒中生长繁殖,发生不良的理化反应,不但破坏了葡萄酒原有的风味,还会造成非常大的健康风险。
编辑:赵彦
关键词:自酿葡萄酒 葡萄酒 保健功效 误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