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南极科考队圆满完成昆仑站内陆考察任务
新华社“雪龙”号2月7日电(记者荣启涵)当地时间2月5日下午,经过53天内陆冰盖的艰苦作业,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昆仑站队结束了内陆考察任务,安全返回中山站。
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处,是南极地区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恶劣的科考站之一。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队昆仑站队由25名队员组成,于2016年12月15日从中山站内陆出发基地启程,当月30日抵达昆仑站开展工作。
据昆仑站队队长魏福海介绍,科考队在昆仑站工作期间,完成了深冰芯钻探科学工程的现场实施、昆仑站巡天望远镜及其支撑平台的检测与维护、冰流速点测绘、冰盖物质平衡监测、大气垂直结构监测等科研项目。同时,为中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降落昆仑站提供了地面保障,积累了南极冰雪机场跑道实施经验。
深冰芯钻探科学工程的现场实施负责人张楠介绍说,本工作季完成深冰芯钻探66回次,钻进深度达到146.21米,并获取相应冰芯样品。目前总钻进深度突破800米,在现场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复杂冰层钻进经验,总结了更为丰富的复杂工况钻进参数优化组合。
张楠说,深冰芯具有高保真性,像树木年轮一样,记录了气候环境演化规律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于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认知当前地球所处的气候阶段、预测未来变化趋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天文方面,今年昆仑站队完成了第二台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和能源支撑平台PLATO-A的维护,更新了AST3运控数据系统和天文台址监测自动气象站。
据介绍,今年考察队以国际最高环境标准执行内陆考察任务,不让一片废弃物留在冰盖?;厥辗嫌汀⑴判刮?、污水等共计620桶,所有废弃物全部分类带回进行后续处理。
第33次南极科考队领队孙波介绍说,今年昆仑站队科研人员开展了全面的科研工作,科考内容涵盖了历次南极考察的全部学科。25名队员来回跋涉2600多公里,经受了极地酷寒、暴风雪、白化天、冰裂隙、软雪带、高原缺氧等考验,圆满完成各项预定科考任务。(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中国南极科考队 昆仑站 内陆考察任务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