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山东大学将搬迁筹建主校区 秘而不宣遭校友反对
最关键的问题或许不在于是否应该新建主校区,而在于开放决策过程。在这一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应拒绝闭门决策,广泛征询学校师生校友以及社会各界意见,寻求最大的共识,进而实现科学决策。
春节期间,历经多次搬迁的山东大学,因其济南主校区筹划搬入新址,引发了校友们的激烈论争。由山东大学青年校友自发筹办的微信公号“校友茶座”连发三文,称山东大学将在济南市章丘区建8000余亩的主校区,并质疑将主校区建在“40公里以外的卫星城”无异于“举家拆迁”,此举“关系山大命运”。在“校友茶座”发起的网络投票中,6000余位校友中约有81%对新建章丘主校区一事表示反对。
对此,山东大学以校友会名义回应称,主校区建设得到了山东省和济南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处于学校与政府磋商阶段,并开通建议征集邮箱和微信公众号,请各位校友畅所欲言。
山东大学校址分散可以说是一个历史问题,上个世纪50年代山东大学从青岛迁往济南,1984年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共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后更名为山东大学威海校区。2000年前后,在合并重组浪潮中,山东大学又与多所高校合并。2016年,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成投入使用,生命学院等6个学院和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家科研机构整体迁入,由此形成了一校三地八个校园的办学格局。
校址分散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增加了学校运营成本,影响了各校区之间的交流,不利于高校发挥综合性大学的整体优势。而位于市中心的老校区的发展首先就面临着空间受限的难题,向外发展可以从整体上优化办学格局,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发挥高校整体实力。
之所以筹划在济南卫星城章丘新建数千亩主校区的消息引起广泛争议,一是另建新的主校区虽然有利于整合分散的资源,但占地数千亩的校园若没有一二十年的建设,很难营造出良好的大学生态。近些年来,很多高校把主校区建在郊区,由此造成的新校园缺乏文化内涵、历史底蕴,成为“文化沙漠”的现象所在多有。而且,在建设“双一流”的关键过程中大兴土木,把过多精力投入到新校园的建设中,恐怕也与“双一流”的目标南辕北辙。
将山东大学迁往郊区后,老校区将如何处置也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房地产热的背景下,公众有理由担心,位于老校区的土地可能将会用于商业开发,以支援新校区的建设。老校区的建筑乃至一草一木都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如此,将割裂山大几十年来所形成的历史文化,校友们也将难以重返曾经的校园。
此外,也有人担心,2016年9月山大青岛校区才投入使用,青岛校区占地3000多亩,可以容纳足够多的学生,此时重新谋划主校区建设,在高校招生人数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必然对青岛校区构成强有力的竞争,影响青岛校区的稳定和发展。如果到时候又把青岛校区的院系迁到新的主校区,不是瞎折腾吗?
校方决策过程缺乏公开和透明也备受质疑。在此前筹建主校区的运作过程中,校方并没有向外透露任何消息,如果不是筹建新校区的消息经由新媒体传播引发舆论争议,恐怕很多人还蒙在鼓里。这也是公众质疑新校区建设的重要原因。
另建主校区,有利亦有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终总是要有一个结论。最关键问题或许不在于是否应该新建主校区,而在于开放决策过程。在这一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应拒绝闭门决策,在广泛征求学校师生和校友以及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寻求最大的共识,实现科学决策。(李一陵)
编辑:梁霄
关键词:山东大学 筹建 主校区


学剪纸 迎新春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会见德国外长马斯
红红火火中国年
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
火车站里的交响音乐会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
多彩迎新春
埃及展出从英国追回失窃浮雕文物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