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常修泽:东北振兴应瞄准国企改革攻坚
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显现,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经过调研发现,东北地区经济状况不是依靠上马基建项目、加强资金扶持就能从根本上改善,很多矛盾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问题,而体制机制方面的主要症结体现在国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振兴东北,应主要瞄准国企攻坚。
东北振兴面临“综合挑战”
近年来,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东北地区原有的体制、结构方面的问题“水落石出”,再叠加人口等多种问题,使东北的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尤其是钢铁、煤炭等几大行业下行压力较大,整个东北增长动力不足。透过表层现象看深层问题,东北正面临体制、结构和发展方式的综合挑战。
首先,体制上有弊病。从东北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状况来看,东北国有经济的比重过高且效益不佳,民营经济不发达。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看,东北地区政府权力存在明显越界,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在企业内部,企业家的作用和职工的积极性也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意识不强、市场氛围不浓。
其次,结构上不合理。服务业发展滞后。一是消费需求减弱。以辽宁省1993年至2013年20年间的数据为例,最终消费占全国的比重由4.62%下降到3.73%;在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的总和)的比重由80.02%下降到78.89%;在居民消费中,农村居民消费比重下降较多,由31.19%下降到17.15%。二是服务业供给减弱。据调查,2013年,整个东北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而且供给方有逐步减弱的趋势。
同时,工业比重大。由于历史原因,东北三省二产比重过高,二产中重工业比重超高,其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尤其是煤炭、石油、钢铁、有色等历史原因的企业占比过高,新型工业发展较弱。
再次,发展方式滞后。东北投资驱动型经济特征明显,技术创新对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弱。虽然东北在研发力量上有一定基础,但相关产业却没有发展起来,原因在于创新动力不足。2013年,东北地区研究与试验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77个百分点。尤其是在信息革命时代,知识经济发展不足。
主要症结在国企问题
《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治本之策,要以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新体制和新机制”?!靶绿逯坪托禄啤钡摹芭1亲印痹谀睦??就是国有企业,应紧紧抓住国企问题这个东北体制机制的主要症结。
初步调研发现,黑龙江国有企业资产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比重约为64%,吉林约为54%,辽宁约为45%,都大大高于全国30%左右的平均水平。要特别注意的是,央企也在东北配置了相当多的国有资产。因此,目前东北三省国有经济的比重,特别是工业经济的比重,已远远高于地方报告的当地国有企业资产的比重。
前些年,东北经济很大程度是靠大量投资来支撑,经济下滑后,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成为国有企业面临的突出难题。
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经济体在具有足够弹性和韧性的条件下,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在经济下行情况下,当产能过剩严重时,会导致大规模的企业兼并重组发生。但在东北,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资源配置的灵活度不足,国有企业比重过大,加之妥善处理职工问题十分棘手,导致自我修复能力比较弱。尤其是诸多“僵尸企业”无法顺利退出,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制约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着力啃下“硬骨头”
东北要振兴,就必须真刀真枪地推进体制和结构改革。对东北现状,建议要“下猛药”,其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应是第一要务。
一是按照“做优、去劣、提升中间”的思路分类推进国企改革。应按照经营状况来分,把众多的东北国有企业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优质企业(如我实地调查过的沈阳机床、新松机器人等),应做强、做优、做大;第二类是劣质企业,应当去除,且妥善处理“僵尸企业”;第三类是中间型企业,要抓紧升级。
二是把处理“僵尸企业”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按照经济学的一般逻辑,这类企业应该兼并、重组、改组,不能任其发展,“僵尸企业”应率先退出。淘汰企业,尤其要把相关人员安排好,“先挖渠,后放水”。
三是把地方国企和央企都纳入混合所有制改革框架。加快推进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具体模式和途径。这一路径不只适用于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同样适用于央企改革。首先应在竞争性领域,然后在垄断性行业,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资根据情况“可控、可参、可退出”,腾出一定空间让民间资本进入。
四是在东北搞好“试验区”。设立国企改革综合试验区势在必行。搞几个、搞多大、搞到什么程度?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可以确定,应该突破现有的条条框框,采取特殊的、非一般的做法。同时,在东北特别是辽宁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也非常重要。2016年中央已经决定在辽宁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不只是辽宁一个省份的,整个东北都要用好。办好它,就能给企业提供制度和政策的空间,让更多好企业能够留在东北,也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延伸推进。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常修泽 东北振兴 国企改革攻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