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有一种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随着假期的结束,许多返乡过年的“上班族”、学生大军又将离开家、离开父母,踏上外出谋生、求学的征程。这样的离别在我们身边陆续上演,有不舍和伤感,也有温暖和感动。
近日,一张离别主题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迅速扩散。照片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妈妈把身子探进车子里,笑容慈祥,专注地看着车里的人,眼神里透着无限留恋,只是额头深刻的皱纹和斑驳的脸庞,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儿行千里母担忧……爸爸妈妈,儿子多想再听听你们的‘唠叨’啊!离别时我们彼此外表都装着欢笑,内心却有太多的无奈和不舍,相互怀揣着泪水挥手道别,期待下次再相聚?!狈⑽⑿耪叩恼夥?引发了网友的共鸣。
网友“Hi大白白白兔子”:离家总是最凄美的道别,每每看到父母临别时的唠叨和叮嘱,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他们那个怀里长不大的宝。
网友“鸳鸯袖里握兵符”:家,是最厚实的温暖;母亲,是最温情的依靠。
网友“大海5995162185”:看到照片我流泪了,虽然我父母已过世,但我常常想起他们。世上的父母都一样,他们的心里永远牵挂的是自己的孩子。愿天下父母永远身体健康。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父母的衰老和孤独,让远行的我们有千般不舍。然而即便如此,很多人依然选择了别离。
有媒体评论说,节后返乡离别,无需悲情解读。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因为离别的现实背景并非是悲情,而是每个个体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为了让自己和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正如网友“本璐就是萌”所期待的,“现在我的小目标就是把工作做的更稳定,然后在这里买套房给爸妈,让他们和我一起,再也不分开”。
对于部分人来说,离开年迈的父母、稚嫩的孩子,到远方打拼,不是不爱,而是太爱了。想让父母活得更体面,也希望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他们为此放弃相守,选择背井离乡,一年又一年重复着这样的相聚和离别。离别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别忘了“常回家看看”
有专家称节后很多老人会患上先焦虑、后抑郁的“分离综合征”。与年轻人的“节后综合征”相比,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分离综合征”更需引起重视。
在当今社会,要求孩子们“父母在、不远游”已不现实。要从根本上缓解“分离综合征”,最好的办法是双管齐下。一是外部力量的帮助,包括国家、社会力量及子女的共同努力。比如,把重阳节设为法定节日,大力发展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养老体系等。二是老人和子女的自我调节。比如,老年人可以多参加户外和社交活动,走出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子女多和老人沟通,?;丶铱纯?平时多给老人打电话、发视频、照片等。
有一种爱,叫打开行李箱
此刻,有多少人的母亲正将自家制作的腊肉、香肠、果酱等都装进了孩子的行李箱中。而厨房里,父亲正在为即将启程的孩子做最爱吃的饭菜。每当这时,总希望时光慢点流逝,父母慢些老去。
但最终还是要离别,去遥远的地方打拼。那里有年轻人追逐的理想,而理想中的画面中必然有被幸福包围的父母。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离别 父母 相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