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让“春节经济”拉动文化内需
将“春节经济”转化为百姓日常文化消费的刚性需求,让文化消费常态化,需要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为文化消费带来更多新型文化产品形态、消费模式
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文化消费市场可谓精彩纷呈。从北方逛庙会、看冰灯,到南方逛花市、水乡游;从城市电影票房、演出市场屡创新高,到乡村文化大集、农民春晚渐成风尚,无一不是人们对文化消费旺盛需求的生动写照和最好诠释。对于今天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来说,春节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节日,而是规模宏大的文化消费盛宴。
比起人们的这种直观感受,数字也许更让人敏感和振奋。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最新信息显示,今年是旅游过春节最火的一年,全国接待游客达3.4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233亿元,同比增长15.9%。电影市场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其中仅大年初一当天全国票房就达8.02亿元,再创单日票房新高?!段饔畏贰洞竽痔祗谩贰豆Ψ蜩べぁ返鹊缬案巧嫌呈兹掌狈烤屯黄埔谠?可以说看电影已成为中国人春节阖家团圆的新年俗之一。
文化消费市场频频创出新纪录的背后,折射出我国加快步入消费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与过去相比,吃喝已经不再是“春节经济”的重中之重。随着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的基本结束,人们对精神文化消费品的要求也更高了,不仅需要热闹红火,更希望看到有创意和文化承载的产品。这些年来,订制旅游、指尖消费等新兴文化产品持续走红,传统节日的“旧瓶”正不断装满消费的“新酒”,让文化消费市场焕发出生机。
在为“春节经济”催热文化消费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应看到,春节期间文化市场的集体繁荣,多为短期爆发性消费。一方面,在传统佳节合家团聚,大多数人有了休息时间,文化消费需求在这段时间得以集中释放;另一方面,从整体上看,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层次和水平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在文化消费领域,一个经常被引用的数字是,当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一个国家就进入了物质和文化消费并重的时期;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时,文化消费将迎来“井喷式增长”。然而,我国人均GDP在2015年就已超过8000美元,但文化消费在总体消费中的规模和比重依然较低。有专家曾作过测算,在人均GDP同等水平下,我国文化消费规模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文化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亟待发掘。
因此,如何将春节期间短时的爆发性消费转化为人们日常文化消费的刚性需求,让“春节经济”成为拉动“文化内需”的契机,是摆在文化从业者面前一道必须破解的命题。
将“春节经济”转化为百姓日常文化消费的刚性需求,让文化消费常态化,需要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鼓励文化产品供给者创作生产出更多适应市场需要、满足现代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为文化消费带来更多新型文化产品形态、消费模式。
如今,互联网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创造了文化消费的“长尾效应”。也就是说,今天,老百姓多数文化消费需求集中在需求曲线头部,那些个性化的零散需求在需求曲线上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尾巴。不过,千万别小看了这些看似“小众”的需求,当所有“小众”需求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主流市场更大的市场?!俺の残вΑ钡拇嬖?使得百姓文化消费领域和内容得以细分。这就带来了一个启示,要迎合互联网时代消费群体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通过准确的文化消费大数据来引导文化企业,从而提供更多类似私人订制、更有个性和特色的文化消费产品。
此外,还要培育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用更加亲民的价格唤醒百姓的“文化内需”,让文化产品更接地气地走进百姓,扩大群众文化消费空间,增加文化消费频次,增加文化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的比重,使文化消费成为人们的习惯。(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鸣 涧)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文化 消费 需求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