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齐来欣赏鸡的艺术品:鸡有文、武、勇、仁、信

汉 陶鸡

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雄鸡

宋 《子母鸡图》

清 青玉天鸡尊

徐悲鸿笔下的鸡
鸡纹在我国传统纹样中一向是吉祥的象征。在汉代以前,鸡的形象被神化,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雄鸡有可能是传说中的“天鸡”。此后,人们更重视鸡的“德”,历代艺术品均着重表现鸡的文、武、勇、仁、信。
早期鸡的造型颇为写实
鸡,是远古先民最早驯养的家禽,也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类。因“鸡”与“吉”谐音,又因鸡有鸡冠,而“冠”与“官”谐音,故自古以来,鸡纹都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早在五六千年前,鸡的形象就出现在岩画和陶器上,随后又出现在青铜器上。早期的鸡纹,虽然在形态上以写实为主,但具有图腾色彩,反映了先民对鸡的神性的认识。汉代以后,鸡纹的神性色彩渐淡,人们似乎更重视鸡在“德”方面的表现,并以鸡纹为主纹饰,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吉祥图案。
近年来,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陶制鸡形器。如在江苏邳州大墩子古文化遗址最下层(距今约6000年),出土了一只正蹲在窝里下蛋的陶鸡;在湖北境内的石家河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造型生动的三足陶鸡;在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也出土了形状像鸡的陶器。青铜鸡则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实物为昂首挺胸的雄鸡,造型风格颇为写实。因这只青铜雄鸡出土于二号祭祀坑,同坑还出土了众多的青铜鸟,而这些青铜鸟均为青铜树的附件,使人们不由得想起古代有关“扶?!焙汀疤旒Α?、“玉鸡”、“金鸡”的神话传说。
只闻天鸡之名 清代才有天鸡之形
《山海经·海外东经》称:“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比嵌殉鐾恋那嗤魃嫌?0只鸟,九只在下,一只在上,与传说相符,10只鸟象征十个太阳。另据《玄中记》记载:“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鸡则鸣,群鸡皆随之鸣?!薄渡褚炀ざ木芬布窃兀骸胺錾I接杏窦Γ窦γ蚪鸺γ鸺γ蚴γ?,石鸡鸣则天下之鸡悉鸣?!贝怠胺錾I健币蛴小胺錾J鳌倍妹S纱丝杉?,“桃都山”即“扶桑山”,“天鸡”即“玉鸡”,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雄鸡,很有可能就是古人心目中的“天鸡”。
因三星堆的青铜雄鸡近年才出土,数千年来人们只闻“天鸡”之名而不见其形,故其形象塑造只能靠艺术家的想象。而在历代艺术品中,极少见到能与家鸡区分开来的“天鸡”,直到清乾隆年间,才出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天鸡”艺术形象。当时的宫廷造办处曾以不同的工艺塑造“天鸡”形象,器型多为“天鸡尊”,有玉器,也有掐丝珐琅,造型奇特,纹饰精美,既像鸡又不像鸡,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雄鸡相比,更具想象力。
鸡有“五德” 广受欢迎
汉代不仅有陶鸡,鸡的形象还出现在画像石、画像砖和肖形印等上面。因十二生肖文化在汉代已广为流行,人们对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类格外青睐,并把鸡逐渐人格化,赋予鸡种种优良品德,其中最著名的是《韩诗外传》提出的“五德说”?!逗獯吩唬骸熬啦患??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告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很显然,具备这“五德”的是雄鸡,而母鸡的优良品德主要表现在对小鸡的悉心呵护上,所以古人在塑造鸡的艺术形象时,对雄鸡的刻画主要表现其“五德”,对母鸡的刻画则着重表现其繁衍能力和亲子之情。
在汉代以前,鸡纹还远远称不上流行,只是偶尔出现在一些器物上。经过两汉时期鸡文化的积淀,鸡纹终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了第一个高峰期。从三国末期开始,越窑、瓯窑烧制出一个新品种,名为鸡首壶。这个品种出现后,迅速风靡大江南北,各地窑厂纷纷烧制。鸡首壶作为青瓷的典型器物,从西晋、东晋到南北朝,整整流行了数百年。鸡首壶除在江苏、浙江大量出土外,在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安徽、山东等地也有出土,其出土范围之广可谓罕见,可见鸡首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受欢迎程度。
八大山人写意之鸡充满倔强之气
隋唐以后,随着动物造型青瓷的逐渐式微,鸡首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陶瓷上的鸡纹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从元代开始,鸡纹作为花鸟纹的一种,又重新出现在各种瓷器上。元代的鸡纹瓷器数量虽然不多,但在画面上却有构图复杂、笔法生动流畅的特点,更显珍贵。而到了明清时期,鸡纹再次进入高峰期,成为该时期瓷器的主要纹饰之一。典型器有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清康熙、雍正、乾隆、光绪四朝的官窑鸡纹器物等,且图案多有吉祥寓意,如1只雄鸡与5只雏鸡在窠里玩耍,寓意“五子登科”。公鸡与牡丹的组合,象征“功名富贵”。两只雄鸡相斗的图案,寓意“英雄斗志”。鸡冠花与雄鸡的组合,名为“官上加官”。三只公鸡在一起,寓意“三公”。一只公鸡站在大石上,寓意“室上大吉”,等等。这些以鸡为题材的吉祥图,经常出现在明清时期的瓷器上。
鸡形象大量出现的艺术品,除了陶瓷外,还有传统绘画。我国传统绘画不仅在表现形式上更多变,既有写实也有写意,而且能表达出更丰富的鸡文化内涵。在宋代留存至今的花鸟画中,有一幅著名画家王凝的《子母鸡图》及另一幅作者佚名的同名作品。这两幅《子母鸡图》均以写实的手法表现母鸡和雏鸡的形象,刻画细腻,设色雅致,将母鸡对雏鸡的呵护表现得淋漓尽致。明清时期的画鸡名家有八大山人、郎世宁等,八大山人的作品重写意,个性极强,充满斗志和倔强之气。郎世宁引入西方油画技法,融合中国传统技法画鸡,别具一格,影响深远。
近现代的画鸡名家有徐悲鸿、齐白石、李苦禅、江寒汀、王雪涛、刘奎龄等。徐悲鸿笔下的奔马无人不知,而他画的鸡也令人拍案叫绝,不仅造型准确,形象逼真,而且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他很少画母鸡和雏鸡,他画的鸡,多为昂首挺立、“怒发冲冠”的公鸡,气宇轩昂,充满斗志。他还将《诗经》名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充分表现了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斗志。齐白石则喜欢写雏鸡,寥寥数笔,便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名作有《丝瓜小鸡》、《玉米小鸡》等。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鸡的艺术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