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纵议 纵议
中国新年成为全球性节日
世界媒体眼中的春节:“中国新年成为全球性节日”
2017年的中国春节,在全球刮起了一阵“红色旋风”,世界媒体纷纷关注中国春节,其背后是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对中国发展的瞩目、对中国影响力的认可。而透过外国媒体的视角与评说,也让我们多了一个审视自身的国际维度。
记者 李志伟摄
“中国最大的节日正走向全球”
“小超市的过道挂着红灯笼,货架上摆着一堆堆用来装现金然后作为礼物分发的红信封,提示牌上写着各种打折信息。在即将迎来农历新年之际,这样的节日景象在中国随处可见。不过这是在缅甸仰光,这个国家的华人只占总人口的2.5%左右。”1月27日,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最大的节日正走向全球》的报道,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经济学人》的文章还注意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舞龙舞狮是最著名的庆?;疃?越来越多并非华裔的人士也加入其中。在东京,窗户清洁工打扮成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形象;巴塞罗那的春节巡游活动中包括舞狮;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发行了鸡年纪念邮票。去年,纽约首次把中国农历新年设定为学校假期。类似的场景显然给全球留下深刻印象,正如《澳大利亚人报》网站1月27日报道所称,以敲钟、燃放爆竹和传统舞狮作为标志的中国新年,如今已“成为一项国际性庆?;疃薄?/p>
和过去有所不同,外媒对中国春节文化的关注也日益深入和细致,突显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和服务性。英国《每日镜报》解释了“为何每一个中国新年的日期都不相同”,同时刊发了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庆祝中国新年的活动日程表?!睹咳盏缪侗ā吩蛟谄渫旧贤瞥鲆蛔楣赜谥泄履甑淖ㄌ獗ǖ?有中国新年习俗的介绍,比如长辈给晚辈发红包,新年期间不理发;也有讲解十二生肖性格特征的内容,并请读者“对号入座”。报道中还贴心地链接了英国各地一些著名中餐馆的网址,告诉读者哪里可以吃到美味的饺子或热辣的火锅,还为想尝试自己烹饪中餐的读者提供了大量菜谱和详尽制作方法,比如红烧排骨、宫保鸡丁……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一篇名为《中国新年庆?;疃δ辍返谋ǖ乐谐?中国春节来临之际,纽约帝国大厦已经将装饰全部换成红色,一些学校里的孩子也开始用中文和英文唱新年快乐的歌曲。报道采访了很多纽约的小孩子,7岁的玛利亚·圣地亚哥知道一些食物会带来好运,“苹果、橘子和饺子”这些都是玛利亚最喜欢吃的食物,她还知道“长寿面”代表着长寿的愿望。
“中国希望春节能够增强它在海外的软实力?!庇⒐毒醚恕肺恼禄褂幸桓鲂碌氖咏?。文章说,这些让外国人乐在其中的春节庆?;疃?也许会让那些“担心中国人越来越热衷于过像圣诞节这样的西方节日”的中国人放心,因为“中国的新年是扭转这种局面的一个契机”。
毛里求斯是非洲唯一将春节列为法定节假日的国家?!睹锴笏谷吮ā繁ǖ莱?新任总理普拉温德·贾格纳特上任后首个正式活动便是出席当地华侨华人新春晚宴。他表示,在中国农历鸡年到来之际,他上任总理,“我会记住这一欢聚的时刻”。
“中国春节将成全球‘黄金周’”
随着春节期间中国出境游人数持续增长,很多国家通过宣传中国春节,以期挖掘本国旅游经济潜力,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
新加坡《海峡时报》1月26日刊发了题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海外过春节》的文章预测:今年春节期间,前往国外旅游的中国游客将超过600万人。文章援引中国相关统计数据称,“在平均9.2天的假期中,这些游客将去往174个旅游目的地,而支撑这些开销的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民众有了更多的钱用以海外旅游花费?!蔽恼鲁?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中国目前已经成为最大的海外游客输出国,2015年,有将近1.28亿中国游客在海外消费了2920亿美元?!爸泄航诮扇颉平鹬堋?。”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这样形容。
泰国《曼谷邮报》1月31日发表题为《中国新年带来更多游客》的文章称,在中国春节期间,将有超过38万的中国游客来到泰国,直接花费将达到145亿泰铢(约合29亿元人民币),这也将使第一季度来泰的中国游客达到243万人。文章援引泰国旅游部门官员的话说,“中国的春节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它不仅为泰国带来了大量中国游客,其他国家游客也随之而来”。
“南非新闻24小时”网站报道称,随着中国中产阶层平均收入不断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南非第六大游客来源国,并且是最有可能继续增长的游客来源国,南非旅游业可以“期待更多的中国游客”。随着去年到南非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激增,南非旅游部采取了诸如简化签证手续、开设新的签证中心、特价套餐等,好让中国游客感到宾至如归。非洲商业资讯网站“非洲知情者”的报道称,中国游客推动了南非旅游业复苏。“南非旅游业经历了起起伏伏,现在处于上升之中,这要感谢中国游客的到来。”
一扇了解复杂中国的新窗口
从往年关注中国的欢乐春节活动,到聚焦中国春运、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再到今年世界各大媒体从不同细节关注中国春节变迁,比如城镇化、返乡流动、城市青年婚恋等问题,海外媒体中的“春节”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社情、民情,了解复杂中国的新窗口。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月30日在题为《在这个农历新年变得勇敢、创造你自己的运气》的文章中称,中国新年的庆?;疃际枪赜凇靶碌目肌?。新年是一个希望和幸运的时刻,但中国新年的传统不是等待,不是仅仅祈祷好运来临,而是主动行动,自己创造新年的好运。
1月28日,美国《赫芬顿邮报》刊发了题为《3个迪士尼乐园在中国新年不同的表现》的报道,解读约占世界人口1/6的中国人庆祝农历新年的异同之处?!霸谥泄诘?春节就像圣诞节和新年一样。这就是为什么这一系列庆?;疃袷肥慊趾?人们观赏着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布置盛大的节日装饰,享用以春节为主题的特殊食品和饮料。”文章称,在香港,春节虽然很短但很重大,朋友和家人聚在一起,融合了现代乐趣和古老传统。而美国则通过努力,逐渐将春节纳入美国人庆祝的节日中来。文章比较了上海、香港和美国加州迪士尼乐园庆祝中国新年的不同方式,在上海迪士尼的美方总经理为舞狮点睛,香港则举办了一场捐赠活动,加州迪士尼乐园则聚焦于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英国广播公司(BBC)对中国新年的报道别有视角和深度,更加关注中国百姓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其中一篇文章以庆新年为切入点,折射出中国城乡差别、城市化进程中的时代变迁和人们的心路历程,生动活泼、耐人寻味。文章介绍了中国年轻人回乡过年的特别体验和有趣故事,并引用了许多新浪微博上网友们晒出的年前和年中的对比图片。文章说:“很多西装革履的城市年轻白领,过年回到老家后,就变成了棉袄裹身的乡村淳朴农民。老家没有暖气,冻得直流鼻涕,还要跟随长辈在冰冷的户外干农活……这样的日子似乎远没有都市生活的舒适惬意,但在网友们看似调侃抱怨的背后,深藏着他们对故土和家人的深深眷恋,那种最自然的状态和强烈的归属感是大都市所无法给予的?!?/p>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月27日报道,吃顿丰盛的年夜饭,互赠礼物,坐下来与许久未见的亲人聊聊天,或是和家人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窗外爆竹声声,烟花点亮夜空,这就是中国人的春节。但对中国年轻人来说,过年也经常意味着被亲戚朋友一次次地追问婚姻问题、人生规划、学业进展、收入情况等。
(记者许立群、高石、丁子、李志伟)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国 春节 新年 游客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