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话·数据话·数据
春运大数据反映出行大变化
春运大数据反映出行大变化 50岁以上人群更关注春运
中老年人更关注春运,为啥?(大数据观察)
核心阅读
今年春运,新特点新亮点值得关注:手机端购票越来越便捷、铁路将服务延伸到火车站外、共享经济打通春运“最后一公里”,等等。同时,大数据显示还有一些体验痛点,如何让中高年龄段人群更快适应移动网络时代?如何在引入移动互联网同时规范市场秩序?如何在共享经济活跃的背景下加强从业者诚信约束?本报记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春运即将进入高峰期,交通运输部、发改委、中国铁路总公司分别携手互联网平台,发布春运大数据。
春运大数据反映出行大变化,预示市场大趋势。仔细分析鸡年春运大数据,还真有不少“金鸡蛋”。
银发市场需关注
50岁以上人群更关注春运
最关注春运的是什么人?按照铁总与今日头条联合发布的数据报告,50岁以上人群相较其他年龄段更关注春运。这个结果与社会的普遍印象不同,人们似乎更倾向于认为,外出的求学者和就业者是形成春运的主要成因,而50岁以上人群显然不是这两个人群的主力。
为什么中老年人更关注春运?有专家分析,“中高年龄段人群一般选择传统且经济的方式出行,很少采取像拼车租车这样的新型方式,火车是最佳选择。技术门槛也让他们成为更为弱势的一个群体。”
55岁的月嫂刘凤俊印证了这一点。刘凤俊去年刚学会使用12306官方APP购票,对抢票软件完全外行。出了火车站,坐的也是公共交通,拼车、专车都不太了解?!拔艺獯稳ス肱夜?要带海鲜、酸菜,没法快递,大包小裹地赶火车是不咋方便,有人帮着送年货就好了?!绷醴锟〉纳粢泊砹艘徊糠种欣夏耆?。
此外,专家还表示,除出行人群外,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也同样在关注春运。春运的目的地更多的指向“家”,春运的路是回家的路。父母关注春运,是在期待儿女归来,这是他们盼望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礼物。这一部分中老年人,会关心儿女的回家日期、出行方式,更关心路途的安全感、舒适度,他们将为春运阅读数据贡献更多细节。
专家认为,大数据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社会心态,也让我们认识到不同群体在春运中更加细分的需求,无论是商业配套还是公共服务,都可以根据数据结果,更加精准地发力。
互联网服务待规范
铁路网络购票占七成
大数据显示,互联网已成为春运购票的第一大渠道。铁路互联网购票占全部购票的比例已从2013年的约1/3升至2017年的73.1%,其中手机端占比高达66%。旅客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之余,也遭遇了不少尴尬。
抢票软件就是鸡年春运最先火起来的明星?!耙郧扒榔比砑际敲夥训?今年却要收费。车票才200元,抢票软件却要加价62元?!痹诒本┕ぷ鞯男÷?为了买到两张2月2日从亳州老家返回北京的K148次硬卧火车票,下载了智行火车票APP,先后购买了优先出票券以及VIP极速通道,扣除套餐费62元?!捌笔锹虻搅?可是心里郁闷。如果纵容这种付费抢票软件继续开发,以后岂不是不加价都买不到火车票了?”
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最新调查显示,45.9%的受访者认为付费抢票不是一种合理的购票方式,30.7%的受访者认为合理。60.3%的受访者认为抢票软件是变相“网络黄?!?。
不仅是抢票软件缺乏监管,以购票服务为掩护的钓鱼网站、病毒软件、诈骗二维码等也使互联网服务的安全性打了折扣。
接驳服务受重视
从业者诚信度需要硬杠杠
“今年春运,我们把‘蒙京快线’服务延伸到K7911/2次呼和浩特往返额济纳的旅客列车上,并联合包头、呼和浩特,乃至北京的各大医院,打通了牧民看病回家的‘最后一公里’?!卑房驮硕魏艟┏刀幼苤榧枪芙樯?不少旅客会赶在春节前看完病回乡,但术后体力较差特别需要照顾,因此“蒙京快线”将为旅客提供代购、订餐、联系120、轮椅接送等全套服务,让大家回家过年的路踏实又舒心。
把服务延伸到火车站外,成为今年春运铁路的服务亮点。而重视接驳服务的,不仅是铁路一家?!白詈笠还铩闭哟涸说摹巴吹恪北湮蚕砭玫耐黄频?。滴滴出行发布的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运跨城顺风车将运送乘客约840万人次,已经接近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客运量的12%。而携程专车接送大数据预测,专车接送也成为特大城市旅客接驳的热门工具,北京、上海、深圳、三亚的机场接送预约订单更是居高不下。
“现在的选择多了,拼车、专车、顺风车,回家的时间和方式的选择自由度都高多了?!痹谏虾9ぷ鞯奈浜喝送跖克?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让普通人的春运之路更便利。
今年过节不在家
外出旅游休闲需求创新高
“老辈人讲过年在家守岁,不过儿子儿媳早早就订好了出境的机票和酒店?!北本┤送跖拷衲甑拇航诮谔┕裙?她的“朋友圈”里也早早晒出了“初三凌晨回北京,咱们初四再聚”的通知?!昂⒆悠绞惫ぷ魈?难得有时间陪我们。旅游过年,体验了异域的风情,反正儿孙都在身边,到哪里都是团圆!”
“世界这么大,带着爸妈孩子一起去看看?!背ご?天的春节假期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外出旅游的黄金周,旅游过年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收。
大数据显示,受消费理念提升、签证便利、航线增加等因素影响,春运期间公众旅游出行需求将创新高。
先看出境游。2016年春节出境游人次接近600万,而驴妈妈平台的数据显示,相比于两年前,2017年春节出游人次预计将增加近2倍,在海外度过除夕的游客更是增加2.6倍。
再看国内行?!澳舷卤芎薄氨鄙仙脱笔谴航诠谟蔚牧酱笾魈?。大数据显示,游客流量较大的国内旅游目的地为哈尔滨、三亚、厦门、昆明、广州等。
大数据透视“获得感”(短评)
临近年根儿,有个在京工作的湖南小伙感慨,这些年让他“获得感”最强的,就是春运回家路?!耙郧耙蛴沧?现在改坐高铁了,时间缩短了一半?!?/p>
春运之变绝非个体感受。从各种研究机构发布的2017年春运大数据看,春运正经历一场华丽的蜕变:从满意“走得了”到追求“走得快”,从在意价格到重视舒适,从求人买票到自如拼车……春运回家路的嬗变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勃勃生机。
春运路更短、更快的背后,是交通结构的完善与运输服务的提升。主流更通、支流更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正补齐春运的传统短板与服务洼地,让返乡路提速再提速。春运路更便利、更舒适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的活力与分享经济的贡献。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正为传统运输服务业融入互联网基因,让春运这项长期被人们称苦道累的“艰巨任务”变为资本一致看好的“市场蛋糕”。春运路更多元、更火热的背后,也是百姓消费的升级与休闲产业的蓬勃。春运不再只服务于“回家”,公众旅游出行需求屡创新高。荷包鼓了、时间足了,中国人的消费欲望更强,消费档次也更高了。
当我们关注近30亿人次流动的春运大数据时,看到的绝不仅是一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图,更是一幅引导世界经济走出困境、提振全球发展信心的导航图。(记者 陆娅楠)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春运 数据 出行 服务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