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上海艺术产业的影响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8月由国务院批准设立,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运行。在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和洋山深水港区等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进制度改革,面积28.78平方公里(图4-6)。作为我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是中国在探索开放道路上的里程碑。该区域以推进外资享受国民待遇,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率先建立符合国际化和法治化要求的跨境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并对文化服务领域进一步放开。
一、 上海自贸区对上海拍卖市场的影响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曾引起艺术市场圈内人士的一番热议。因为在这个初始提交的总体方案中,其中一项建议为“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允许外商投资拍卖企业从事文物拍卖业务,提出3年内暂停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现行的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文物?;しㄕ? 部法律的有关条款?!?a href="file:///C:/Users/rmzxw/Desktop/%E6%96%87%E5%8C%96%E6%94%BF%E7%AD%96%E5%AF%B9%E4%B8%8A%E6%B5%B7%E8%89%BA%E6%9C%AF%E4%BA%A7%E4%B8%9A%E7%9A%84%E5%BD%B1%E5%93%8D%E7%A0%94%E7%A9%B6%20%20%20%E9%99%88%E4%BD%B3%20%2012722046.doc#_ftn1" name="_ftnref1" title="">[1] 2013年9月初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公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中,其他3部法律的相关条款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暂停条款得以通过,唯独有关文物?;しǖ牡髡蹩蠲挥杏枰酝ü?,多项对于自贸区艺术市场的限制性政策让此前众多猜想成为泡影。尽管如此,上海自贸区刺激着上海艺术产业的区域发展。
上海自贸区9月底正式挂牌后的第一场拍卖会于2013年11月24日举行。该拍卖会由上海外高桥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品藏拍卖有限公司承办,这是国内拍卖企业在自贸区从事保税拍卖业务的初次尝试。尽管拍品中没有大家更关心的书画、家具、陶瓷乃至文物,但如何在保税状态下组织大型拍卖,海关该如何短时间内完成拍品预展前的报关、清关、运输、仓储、安保,以及在拍卖时如何高效参与其中,拍卖后如何交付藏品以及完成关税及增值税的缴纳,还是有很强的探索意义。[2]最终,钟表、珠宝两大类共计90件拍品中有73件被成功拍出,总成交额868万元人民币。其中,最高单品拍卖价格为70万元人民币。相对于国内已经逐渐细化成熟的拍卖市场来说,首拍的结果并不太理想,而且这次的拍卖会仍只停留在保税区的概念上,并没有多少自贸区的新政。
在自贸区内,商品免关税流动,只要中标者不将中标的艺术品带出自贸区,带进国内,中标者就无需缴税,对于那些专业艺术品投资者来说,所有交易均可在自贸区完成。通过这样的方式,降低了跨境艺术品拍卖可能存在的高额贸易成本,为国内外艺术品拍卖企业和竞拍者提供更加自由的交易环境。相比在保税区的拍卖,自贸区所提供的最大优势就是资本的自由流通,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实现了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但艺术品毕竟不是股票,除了投资属性之外,其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欣赏和收藏。特别是从上海的艺术品市场上的特点来看,并不是一个依靠资金推动的市场,买家更加关注的是艺术品的内涵,而不仅仅是其流通性,这也就决定了即使是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也不可能动摇北京的地位。[3]
在内地艺术市场,北京已经形成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占据成交额近九成,而香港的自由港地位以及成熟的软硬件配套一时还无“地”可以挑战。相较而言,上海并无真正能够和两地抗衡的资本,所以即便自贸区建立起来,短时间内对京港两地的艺术市场也无太大影响。对于艺术品拍卖行业来说,自由贸易试验区允许并欢迎国际拍卖业一些大的信息服务机构与投资机构入驻,让他们享受国民待遇,更关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的双向流通,这也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国际化发展的必备条件。
二、 上海自贸区对上海艺术产业的辐射作用
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的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作为首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利用其特殊区域优势,利用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政策以及上海建设圈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有利契机,通过扩大政策、功能和服务等综合优势,为全国文化企业提供进出口代理、产品展示、设备租赁、商贸咨询、版权交易、演艺经纪、影视后期制作、影视策划及创意设计等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尽管在目前上海自贸区开列的负面清单中,文化服务领域的开放程度还相当有限。但与文化贸易相关的领域还有非常广阔的创新空间,足以开辟文化贸易服务的诸多新领域。利用上海自贸区所拥有的保税仓储物流、离岸保税功能,为境外文化产品提供专业、高端和精良的仓储服务,降低运输、展示和交易成本。在上海自贸区内拓展国际文化产品展示服务,深化其国际文化贸易功能。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正全面依托国家战略尤其是自贸区建设与发展的契机,目前已在艺术仓库、艺术金融、保税拍卖、艺术贸易等四个方向上展开。为艺术品的进出口贸易提供全流程的便捷的通道和配套服务是基地的核心业务,而其中最基础的服务是艺术品保税仓储。自贸区优厚的相关政策使得文化贸易基地一年内入驻企业已突破300 家,一年内基地全年文化贸易新增总量达到71.4 亿元。自贸区成立一年来,自贸区内的文化产业试验整体进度虽然离业界预期尚有距离,但试验中曲折前行的经验仍然宝贵。艺术仓库、艺术金融、艺术贸易三大领域中亮点颇多,而外界褒贬不一的保税拍卖则因为首届“试水”意味较浓而仍待观察。
自贸区对文化艺术产业的定位是“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地处外高桥保税区内并于2013年运行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其提供包括绿色通道内的快速通关、保税仓储、保税展示以及外汇留存等在内的特色服务。目前,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一期工程集保税仓储和保税展示区域为一体5000平方米仓库已经在2013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规划暂定20000平方米。三期规划为在6.01平方公里的森兰国际社区内打造国际艺术园区,包括艺术商业街、全球化拍卖厅、美术馆、艺术酒店等,为国际艺术品展示、交流、交易、培训等活动提供更大的承载空间。[4]二、三期建设已纳入上海新一轮城市规划中,日后将成为自贸区内艺术活动最核心的地带。
保税仓库愈加响亮的名气也使得基地另一项关系紧密的业务艺术贸易清关服务得到上海文化业界的重视,实现文物的快速暂时进境、保税临时出区展示,提供高效的清关完税服务。基地为佳士得在中国内地的首次拍卖提供了艺术品进出口的全流程通道服务,为自贸区首场拍卖会实现艺术品保税展示、完税等交易。而白立方画廊、贝浩登画廊在参加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时,通过艺术品暂时进出境、保税临时出区展示,为价格2300万元的艺术品节省税款合计556万元。
自贸区正就文化艺术品交易领域酝酿多项突破,其中包括文化艺术品进口实现真正“一线放开”的政策,即在国外艺术品进入一线海关时,无需批文,可直接进入自贸区。[5]此外,自贸区内还在争取进口艺术品进入中心城区过程中自贸区担保功能的升级等。海关在自贸试验区的国际文化贸易基地拓展了文化产品保税仓储功能,探索文化产品担保出区保税展示监管模式,提供专人专窗、预约通关等特色监管服务。2014年6月末,位于外高桥保税区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已聚集包括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艺术品交易中心、星空卫视等文化行业企业250家,文化贸易总额同比增长15%。文化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贸试验区文化贸易的快速增长所产生的溢出和扩散效应将有利于上海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
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金融、贸易等行业领域的开放政策逐步推行,这些政策及效应已惠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2014年11月13日,由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主办的2014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授权交易会【China (Shanghai) free trade test area culture authorization Fair】在位于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的富豪会展公寓酒店举行。CCLF充分利用自贸区政策,享受通关、物流、保险、保税仓储一揽子的功能与服务,为国内外的文化企业参展开启更多的“绿灯”。同日,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上海)正式落户自贸试验区,这是长三角区域第一家国家级版权贸易基地,将为自贸试验区乃至上海的版权产业注入活力。文化授权展旨在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内“先试先行”的政策优势,为国内外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进入市场的先机。而在2015年的年中,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将启动,其中90%的艺术品将来自海外?!拔吮Vな着灰滓帐跗返男约郾群驼媸敌裕颐腔崆巴υ嫉鹊?,从佳士得亚洲艺术珍藏展等拍卖会上,采购首批艺术品?!?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总经理胡环中说,“交易中心将以海外艺术品为主,除首批艺术品为自采,今后将引入国际画廊、拍卖会、收藏家参与,并采取竞价模式进行交易。”[6]
三、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有助于艺术金融的发展
上海自贸区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除了利用上海自贸区在文化服务业上本身的各项突破和创新以外,人民币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等带来的结算便利也是一大利好。更多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上海具备北京没有的金融优势,而相对于香港的寸土寸金,自贸区大片土地尚处于规划建设阶段,地租远比香港便宜。对于上海自贸区来说,制定相关政策来吸引功能型金融机构入驻,特别是为艺术金融机构提供更多投资便利,这可以成为区别于保税区的重要方面。[7]金融机构的介入,对于拍卖、仓储等现有业务来说,也可以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使得原先仅仅在低层次的服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自贸区金融政策优势助力于上海文化金融。2014 年 11 月颁布的《上海市关于深入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的实施意见》明确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用好自贸区金融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进行跨境人民币境外借款等业务创新,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形成自贸区之于上海乃至全国的文化市场体系的核心地位和辐射功能,将自贸区打造成上海乃至全国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文化金融服务中心。2014年9月3日,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与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合作设立的“指定品牌业务合作银行”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这是我国首家直接服务于品牌经济的“品牌银行”。
2014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图4-7)。上海自贸区自身的扩围,是在现有的28.78 平方公里的基础之上,加入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张江高科技片区,扩区后的上海自贸区总面积达到120.72平方公里(图4-8)。这一次扩围,是因为现有自贸区主要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为主,功能比较单一,而扩展的片区则聚集了金融、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等,有利于在较大空间范围内更好地测试外商投资管理、服务业开放、事中事后监管等改革开放创新措施的效果,对政府管理制度改革进行更为充分的试验,并充分发挥浦东新区创新基础好、开放度高的优势。这三个片区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扩展区,能更好地承担国家战略,完成自贸试验区的任务。2015年扩区后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和新成立的三个自贸试验区在产业创新、制度创新、金融创新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作为国内金融要素最密集的区域,陆家嘴纳入自贸区后,将大大提升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辐射力和穿透力。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兼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管委会主任简大年表示,步入自贸区的陆家嘴,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完整的金融监管体系,正在逐步成为人民币资产创新、定价、交易、清算的中心,上海自贸区已经推出的51项金融创新,很快将会在新纳入自贸区的陆家嘴落地。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自贸区扩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随着物理空间的扩大,开放的内容会更加丰富。比如,制造业开放需要较大的土地面积,在原有的自贸区域内难以施展。二是自贸区现有的产业结构还比较单一,主要是贸易和物流企业,而浦东新区的产业门类比较齐全,更容易试出联动效应。三是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属于派出机构,很多事务需要授权。而浦东新区属于一级政府,拥有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试验的完整性会更高。[8]
2015年2 月 12 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实施细则》,拟全面放开本、外币境外融资,取消境外融资的前置审批,转而用风险转换因子等新的管理方式优化境外融资结构。在专业人士看来,《实施细则》最大的亮点在于扩大了境外融资的规模和渠道,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可以自主从境外融入资金,对企业而言,不管是做贸易还是境外并购都将非常有利。具体来说,今后在上海自贸区内,企业的融资规模从原来资本的1倍扩大到2倍,银行原来不能从境外融入人民币资金,在遵守杠杆限定下,也可以从境外融入本币、外币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等也能从境外融入资金。同时,从境外获取融资的利率将由借贷双方自主确定,这无疑能从境外获得资金补充,大大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随着央行把本外币一体化作为管理融资模式以后,在原来外汇管理的模式上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和拓展。据悉,现在自贸区内企业的资本账户可兑换已经基本到位,接下来上海自贸区将逐步完成个人的资本账户可兑换的放开。
2015年2 月 13 日,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与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签约,在文化金融信用征信体系及相关数据库、文化产权市场机构信用评级体系、文化金融行业个人信用征信系统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国家级文化金融征信系统建设项目宣布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中国文化金融信用工作发展的开启。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作为文化对接金融的重要平台,汇聚了海内外丰富的文化要素资源及各类专业资本,通过交易的介入,沉淀了大量数据信息。至 2014 年底,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实现各类交易服务 1267 亿元,成交 43777 宗,累计挂牌 6 万个项目,各项业务指标持续领先全国。其中,2014 年,实现各类文化产权交易及服务 601 亿元,成交 26486 宗。[9]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文化产业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资本化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信用体系欠缺是文化对接金融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目前文化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轻资产、规模小等情况,没有信用体系作为支撑,金融不敢轻易涉足。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张天做了一个生动比喻:不少文化资源,没有资本的负载机制,使得资本没有办法和资源“铆”在一起。我们迫切需要为资本和文化资源二者建立这个铆接体。
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文化金融虽然开展很多尝试性的工作,但也遇到一些实际性的问题。虽然中央及相关部门给予自贸试验区很大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但在政策之间的衔接上,在政策细化的操作上,还不是很明晰。中央政策允许进行融资项目标准化的交易创新、交易平台创新的做法,但在真正实施的时候,又会遇到政策的制约和限制。此外,文化产业发展初期,虽然有政策的支持和扶持,但也希望从上到下要对文化创新要有一定的宽容和支持?!白悦呈匝榍幌罘浅V匾墓δ芫褪翘峁┮恢质笛槟J剑幕翟谧悦呈匝榍泻芏嘞仁韵刃械挠攀?,文化金融可以成为一块试验田,可大胆进行探索。文化金融创新是对自贸试验区最有意义的一个亮点?!?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张天如此总结自贸试验区的功能。[10]
总之,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成立,为文化服务扩大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上海对外文化贸易的提升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只有扩大文化开放水平,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才能真正提高文化繁荣程度,才能进一步增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自贸区的主要任务是制度创新,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艺术品交易中心正依托自贸区的优势,积极与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寻求一系列实质性的政策支持与功能创新。
[1] 京华. 季涛:引进外资拍卖行将利大于弊[N].江南时报,2013.09.08(第B08版)。
[2] 张钰芸.自贸区第二场拍卖会4月或启动[N]. 新民晚报,2014.02.28(第B03版)。
[3] 方翔. 上海春拍诞生天价追求 精致仍是主流[N]. 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7.22(第035版)。
[4]张钰芸. 自贸区内下月举行首场保税拍卖[N].新闻晚报,2013.10.23(第A1版)。
[5]陆斯嘉. 自贸试验区艺术品交易,酝酿三个突破[N].东方早报,2013.11.25(第012版)。
[6] 张钰芸.上海自贸区轮番端上“文化大餐” [N]. 新民晚报,2015.03.06(第A20版)。
[7] 方翔. 上海自贸区如何寻找自身艺术市场定位[N]. 新民晚报,2013.11.30(第B04版)。
[8]季明.自贸区扩容将带来哪些变化[N].新华每日电讯,2015.03.01(第 004版)。
[9]文新.文化金融,新年新主张[N].中国文化报,2015.02.28(第2版)。
[10]花建.上海文化金融体系的五大亮点[N].中国文化报,2015.01.03(第2版)。
编辑:陈佳
关键词: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对上海艺术产业 影响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