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冷了“红包” 暖了亲情
企业借春节等重要节日推广产品时,应考虑公众感受和社会影响,让“红包”营销更加人性化。希望在即将到来的春节里,我们的生活能少些“摇一摇”,多些“陪一陪”“聚一聚”“唠一唠”,别让商业味冲淡人情味
春节的脚步近了,“摇一摇”却要离我们远去了。最近,腾讯表示2017年春节期间微信可能退出“红包”大战,不再推出“摇一摇抢红包”活动。这意味着过去那种几亿人同一时刻摇动手机的盛况或将不再出现,部分用户为此感到失落,但更多人则为此点赞:这些年“抢红包”带给春节的负担,确实该减减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坐在你面前,而你却在低头抢‘红包’?!泵康酱航?一波又一波的“红包”雨,让节日变成了低头族最忙碌的时刻。手机不离身,时不时划开屏幕看看,成为很多人节日里的常态,生怕“一不小心,就错过了几个亿”。
统计显示,2016年春节期间,微信“摇一摇”参与人数超过1.8亿人,共摇出1.82亿个“红包”,最多的单人摇了1.3万多次手机。与此类似,首次参与“春晚红包”活动的支付宝发出8亿元现金“红包”,“咻一咻”互动平台总参与次数达到3245亿次。此外,在两大平台“红包”营销活动的带动下,春节期间共有5.16亿人参与了微信“红包”收发,总收发次数达到321亿个,比上年增长了近10倍。
从最早的电话、短信拜年,到如今的微信、“红包”拜年,基于现代通信方式不断发展所衍生出的过节方式,确实给我们的节日生活增添了几分喜庆色彩。久未联络的好友间通过“红包”互动联络一下,天涯若比邻,“包”虽不大情谊深厚。然而,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红包”大战,却又让比邻若天涯,无休无止的抢发“红包”,占据了宝贵时间,疏远了亲情友情,淡化了传统文化。媒体调查显示,2016年春节期间,父母最不希望子女做的事,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长时间玩手机或上网,比例高达85%。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最大的“红包”莫过于亲情。经历抢票大战,挨着天寒地冻,游子们千里迢迢辗转归家,为的就是陪陪父母,见见亲友,而不是换个地方玩手机。“红包”可以有,但不能成为春节大餐的主菜,更不能成为春节的全部。正如“微信之父”张小龙所说,微信只是一个工具,希望在春节期间微信使用者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企业借春节等重要节日推广自己的产品本无可厚非,但也应该考虑下公众感受和社会影响,让“红包”营销更加人性化。比如,抢“红包”的时间,应避开一家人团圆吃饭、拜年串门等重要的时刻;抢“红包”的方式,不要再单纯拼体力、拼时间、拼精力,而是以摇号、竞猜、游戏之类的方式拼运气、拼智力、拼技巧,让大家在春节里能更好地放松身心,既享受到互联网科技的便利,又不影响节日里的正常生活。
而在“红包”之外,春节的商业营销似乎还可以更丰富多彩些。比如,把推广抢“红包”的钱拿出来,鼓励大家读几本好书、猜猜传统的灯谜、上传几张全家福,虽然没有“红包”来钱快,但类似这样的营销手段,契合了春节的传统文化,既传递了浓浓的年味和亲情,又让节日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一定会释放出比“红包”更长久的生命力。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朋友圈、微博、公众号,正在深深融入很多人的日常生活。越是这样,企业在开发移动互联网功能时,越要考虑其对人们生活、文化、心理、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影响,让用户既享受其便利,又不为其所累。事实上,任何一种商业行为,想要取得长远竞争的优势,就必须尊重文化传统、尊重人性需求,以一时的哗众取宠赢取用户,甚至“绑架”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到头来只会引发社会的集体反感。希望在即将到来的春节里,我们的生活中能少一些“摇一摇”,多一些“陪一陪”“聚一聚”“唠一唠”,别让商业味冲淡人情味。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红包 春节 亲情 节日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