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中国与世界本周在达沃斯交汇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至18日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习主席还将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奥委会。
中国最高领导人出席达沃斯论坛,这还是第一次,因此很轰动。连日来,世界媒体早早就开始报道此事,评论很多。
中国与世界加强沟通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中国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今后会怎么走,中国当下遭遇的经济下行压力是怎么回事,新一轮的经济改革能否成功,外界都很关心。另外,全球化遭遇来自多方的挑战,中国持什么态度,能否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新的动能,也备受关注。
中国的政治体制及社会运行逻辑与西方有所不同,这使得相互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困难。能够近距离接触中国最高领导人,对世界经济界具有强大吸引力,本次达沃斯论坛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然而,外界要从习近平主席此次出席论坛和他的讲话中获取全面信息,准确地消化它们,需要建立起一些对中国的基础性认识。这些认识应是契合实际,不带偏见的。
首先,中国是勤奋、低调的大国,中国崛起是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努力干出来的,不是搞阴谋诡计、铤而走险硬折腾出来的。中国经济还有很大后劲,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与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中国民众觉得现有的日子好得还不够,全社会都愿意继续奋斗,不断获得新的改善。但中国人都清楚,不能光中国好,别人不好,我们愿意大家一起好,而且那样的局面还要靠实干出来,不能忽悠,投机取巧。
第二,中国不想挑战美国,也不想颠覆现有国际秩序。我们是这个秩序的受益者,干嘛要和它过不去?中国愿意为推动贸易自由化做贡献,为全球化加油打气。但是说实话,如果美国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真的背叛全球化,全面行动起来开倒车,让中国挑起全球化的大梁,从此做全球化的统帅,领着一些国家与美国“分庭抗礼”,那么中国恐怕既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也没有那么高的志向。中国更适合做全球化洪流中最有带动力的生力军之一。
第三,近年来中国与西方时有摩擦,有人觉得中国“傲慢了”,其实仔细看,中国的核心利益圈依然局限在地理的周边和事关国家政治稳定的那些领域。中国的“战线”并没有随着我们贸易圈的扩大而拉长。另外,绝大多数摩擦都是西方先发难,中国被迫回应。直到现在中国照西方说“那么强大了”,还总是西方大国小国干涉中国内政,几乎从未听说过中国干涉某个西方小国的内政。
第四,围绕南海争议,中国这两年受到西方的指责最多,但是中国搞基础设施建设都发生在自己控制的岛礁上,没有“抢”邻国控制的岛礁。而且到头来,中国与菲律宾、越南协调得挺不错的。中国30年没打过一枪了,这真是个“强行使用自己力量改变世界规则”的国家吗?
第五,中国是很愿意与别国友好相处的国家,哪怕与一个小国出现严重矛盾,我们都很在意。北京的确没有追求可以用来控制、胁迫其他国家的强权。世人可以对着世界地图找一找,哪里能算得上是中国的“势力范围”呢?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国是所有国家的伙伴,也是维护人类共同福祉的建设性力量,是推动世界经济恢复活力的认真行动者。我们也许没有百分之百做好,但这至少是我们真诚的愿望。对达沃斯论坛,中国领导层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尊重,这是北京对世界态度的一个缩影。莫要苛求中国,对我们的善意还以善意,世界必将多一分美好。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国 世界 达沃斯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