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超7成受访95后自认有才艺 不少人网上发布艺术作品
年轻一代往往被贴上各种标签,但他们的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影响不容小觑。随着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5后年轻人进入校园和社会,从他们中流行起来的弹幕、网络用语等更是快速被其他年龄段人群所接受。成长在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的时代,95后在文化方面有什么表现?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162名95后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的95后中,72.4%的人有才艺或特长。他们在网络上的内容生产能力引人注目,41.1%的受访95后曾在网上发布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歌舞表演,37.4%的受访95后发布过自己录制或剪辑的片子或音乐,36.1%的受访95后发布过自己写的文章或诗歌。比起欧美和日韩文化,69.6%的受访95后称自己更喜欢中国文化。
87. 6%受访95后认为有才艺重要
21岁的林哲凯就读于河北某大学二年级,兴趣广泛的他加入了书法社、电影社,还打理着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不过,林哲凯依然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不够精彩?!拔疑肀吆芏嗤Ф加行巳ず吞爻?,有微信公众号的人也不在少数。我虽然会书法,会剪片子,但并不算什么很特别的‘技能’”。林哲凯说,他非常羡慕会乐器和擅长运动的同学。大学期间,他想多掌握一些“技能”,“也多读一些书,让自己的文笔更好一些”。
1990年出生的张琳在北京某绘画培训机构做老师,他的班上有从60后到00后各年龄段的学生。“95后特点非常鲜明,他们大多比较大胆直接,见多识广,喜欢与人交流。也有一些虽然不太爱说话,但很有自己的想法”。张琳告诉记者,在学画时,不少95后的学生也表现得非常有灵性,甚至能进行创作。“有一对大学毕业后暂时在咖啡厅打工的姐妹,没有绘画基础,学了一个多月,两个人都画出了个人风格很鲜明、很可爱的人物漫画,我们几个老师都很佩服。95后的才气纵横,让我这个90后感觉挺有压力的”。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95后的文化与网络密切联系在一起。本次调查显示,受访95后最经常上网做的事是玩微信、QQ、微博等社交媒体(51.5%),其次逛购物网站(14.6%),第三是看文章(7.3%),其他依次是看综艺等节目、短视频(6.9%),听音乐(6.3%),看电视剧和电影(5.6%),看动漫(2.8%),看直播(2.2%),看记录片或科普视频(2.2%)等。
受访95后中,72.4%的人有才艺或特长。他们在网络上的内容生产能力也引人注目。41.1%的受访95后曾在网上发布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歌舞表演,37.4%的受访95后发布过自己录制或剪辑的片子或音乐,36.1%的受访95后发布过自己写的文章或诗歌,16.0%的受访95后发布过自己创建的歌单、教程,7.7%的受访95后在网上做过直播。
在2016年12月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视频弹幕网站bilibili(以下简称B站——编者注)的董事长陈睿表示,人们对于现在95后年轻人喜爱的网络文化普遍存在误解,认为他们很娱乐化,吸引这一人群注意力的只能是“锥子脸网红”或一些哗众取宠的题材?!罢馀?5后、00后从小受过很好的教育,他们有更好的视野,他们更能够理解正能量,或者是比较好的文化”。陈睿认为,95后和00后这一代用户是真正具备文化自信的一代,他们从小见多识广,有了更多的知识才会自信;其次,从小接受了非常好的人文教育,他们的人文素养普遍好于80后、70后;并且拥有道德自律,在道德水准上优于更年长的观众。
张琳认为,95后确实有更强的兴趣去接触文化,学习艺术,而他们中不少人也多才多艺。在他看来,这是因为95后成长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学校中的美育、体育也不断完善,从小使用互联网的他们接触了更多信息和新鲜事物?!傲硗?,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整体都提高了,父母受教育程度也高,更注意在孩子的文化教育方面做投入”。张琳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培训机构费用1800~4000元不等,对于普通在校大学生来说花费不算少,但学画的人中,大学生占了1/3。
调查显示,87.6%的受访95后认为有才艺或特长重要,其中25.0%的人认为非常重要。
比起欧美和日韩文化,69.6%受访95后更喜欢中国文化
就读于江苏大学的杨琪(化名)是某网站cosplay(利用服装、饰品、道具和化妆来扮演动漫作品、游戏中的角色——编者注)兴趣小组的成员。她社交网站的个人主页、空间里都是与动漫有关的元素。杨琪时?;嵩谧约旱闹饕成戏窒碛泄氐男畔?,还定期在某直播平台表演cosplay舞蹈,目前,她的直播主页上有超过500个粉丝。她坦言,刚开始只是出于兴趣直播舞蹈,随着粉丝增多,她开始有意识地安排每次cosplay的主题,并且注意在直播主页和其他社交网站上的个人形象、与粉丝的互动等。
调查显示,受访的95后中,27.0%的人在使用网络媒体或App时,经?;峤⒉⒕约旱闹饕郴蚩占洌?9.3%的人偶尔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教授邱建新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90后,尤其是95后更多地关注自我,希望被关注,个体自主意识、权利意识也更强,他们也更加注重创新求异。
本次调查还显示,比起欧美和日韩文化,69.6%的受访95后称自己更喜欢中国文化,18.0%的受访95后回答不好说。
陈睿介绍,目前B站上播放次数最多的视频是一个叫千本樱的女生用中国的民族乐器弹奏动漫音乐。此前大热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一个被拍摄对象——修钟表的王津师傅成为“B站男神”。
杨琪也很喜欢《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文物修复大师们的技艺和工匠精神、以及文物的精美让人感叹,里面讲述的文化知识也很有趣”。杨琪对记者说,她还很喜欢中国古代服饰。“我身边有很多社团的朋友喜欢中国古装cosplay。我们曾穿汉服和唐装做过表演”。
虽然95后文化素质的提高令人瞩目,但也一直有声音批评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娱乐化。
调查中,59.2%的受访95后认为自己是娱乐化的,20.1%的受访95后不这样认为,20.7%的受访95后回答不好说。
“现在很多年轻人确实喜欢看段子、看综艺节目、追星,95后往往更会玩,生活得丰富多彩。但我觉得不应该因此就给年轻人贴上过度娱乐化的标签?!闭帕杖衔?,“会玩”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坝绕涠杂诟阄幕档娜死此担擞谢镜淖ㄒ邓匮?,眼界宽广、富有创造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能玩出文化不能叫不务正业。而且,喜欢娱乐、会玩并不能说明一个人一定不关心时事,没有责任感”。
调查显示,68.9%的受访95后认为,95后、00后中流行的文化对主流文化影响会越来越大。
林哲凯认为,年轻人的文化总是会对原有的文化带来一些冲击和改变。95后、00后由于更多地接触网络,更善于使用网络媒体,文化的影响力会更容易扩大。“虽然我们崇尚的文化也有不成熟之处,但每一代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到了一定年龄阶段也会反思,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很好地成长”。(周易)
编辑:陈佳
关键词:超7成受访95后 自认有才艺 不少人网上发布 艺术作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