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中国职称制度迎重大改革 人才评价指挥棒如何挥舞
中国职称制度迎来重大改革
人才评价“指挥棒”如何挥舞?
这几天,山东青岛的小学老师于晓熙(化名)一直在和同事们讨论评职称的话题。“对青年教师来说,评职称是件既盼望、又纠结的事儿。”于晓熙说,从去年开始,中小学职称评比摆脱了计算机和外语这“两座大山”。职称改革后,希望自己的能力和付出可以得到更公正、更及时的认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标志着这一涉及5500余万专业技术人才的制度将迎来重大改革。改革如何推进、如何落地,人才队伍建设的“指挥棒”如何挥舞,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做好“加减法”
健全职称体系
谈及职称改革的意义,中国人才研究会研究员吴江表示:“职称改革是人才评价制度的突破口,是把评价人才的‘指挥棒’归位到为国家做贡献上来。未来的趋势是通过人才结构调整,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意见》,职称系列“有加有减有不变”?!安槐洹?,是指将继续沿用工程、卫生、农业、经济、会计、统计、翻译、新闻出版广电、艺术、教师、科学研究等领域的职称系列;“减”,是指取消个别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职称系列,整合职业属性相近的职称系列;“加”,是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探索在新兴职业领域增设职称系列。
吴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职称系列的增减和调整将成为常态。一方面,随着科学进步,在前沿领域和交叉学科会产生新的职业,原有的29个系列显然不够用了,因此要面向社会和市场增设;另一方面,像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这种知识体系相近、学术标准清晰的系列以及律师等完全市场化的职业,应当进行整合和取消。
“职称系列的设置宁缺毋滥?!蔽饨?,“新的职业不是一夜之间成长起来的,往往需要几十年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新增职称系列一定要慎重,不能轻易设立,因为这关乎人才质量和技术标准。”
而在层级设置方面,正高级职称将“普惠”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兑饧诽岢?,各职称系列均设置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目前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职称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以拓展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空间。这意味着,经济、会计、统计、农业、船舶、飞行、工艺美术、实验技术、中专教师、技校教师等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将可以参评正高级职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俞家栋说,这一政策能够畅通各个层次的职业发展通道,?;すぷ鞯幕?、主动性、创造性。此前,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已在全国铺开,“小学教授”从期待变为现实。舆论普遍认为,中小学教师首次拥有了和教授、研究员同样的职业发展空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职业倦怠。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正高级职称的普及并非单纯地解决待遇问题,也不意味着正高数量将水涨船高。吴江说,正高职称的拓展,意味着更高的追求、更大的责任,其目的是提升行业的技术质量。
告别“一刀切”
改变评价标准
此次职称改革在完善评价标准方面亮点颇多?!兑饧肺破返?、能力和业绩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措施,着力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三唯”倾向。
“这是一个科学的改革方向,能够打破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晋升通道中一些不合理的束缚,比如简单地认定博士强于硕士,或是过分看重论文数量而忽视质量。改革也有助于教师腾出时间去做真学问?!北本┯∷⒀г呵嗄杲淌σ虏侍於员颈钦咚?。
《意见》提出,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突出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并可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可不作论文要求。
就职于某地方电力公司的副高级工程师老李对本报记者表示,淡化论文要求对基层工作人员是个利好?!拔颐窃诨阋幌咧饕邮率导使ぷ鳎挥芯吞跫憧蒲谢蚍⒚?,难以发表论文。因此,很多人为了评职称、发论文,花钱找杂志社买版面或是请人代写?!?/p>
衣彩天也指出,高校教师迫于考核阶段内论文数量压力,拼凑文章、以次充好的情况时有发生,个别学术刊物甚至需要靠“版面费”来维持生存运营。
针对这些问题,《意见》提出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北京大学传播学专业讲师杨杰(化名)告诉本报记者,代表作制度在一些高校已有推行,效果不错?!罢饽芗跎俳淌Φ穆畚氖烤喝?,促使大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创作精品上。”
《意见》还提到,探索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设计文件等替代论文?!罢饩鸵笥萌说ノ话阎俺频钠辣韧谖皇导市枰岷掀鹄?,怎么用人就怎么评价,不同行业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完全靠论文肯定是不行的?!蔽饨?。
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也是本次改革备受关注的一个方面。老李表示,基层工作根本用不到外语,过去“一刀切”的要求,成为一些同事职称晋升过程中的“拦路虎”。
“有位教师到评职称时才发现外语或计算机考试缺少一项,导致晋升时间晚了好几年。”衣彩天说,“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时间有时和工作时间冲突。另外,有的试题和实际工作的距离较远。”
事实上,职称外语考试设立20多年来,一直伴随着质疑,甚至成为部分机构与个人的摇钱树,滋生出一条从培训、代考、传送答案到修改成绩的灰色产业链。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当初在评职称中增设考试和论文要求,就有着避免人情操作的意味。但这和高考制度一样,解决的只是表面的公平,而并非对人才的科学评价。
“我自从去年1月报名职称外语考试后,就不断收到各种‘保过’、改成绩的短信和邮件。”在媒体工作的张小姐说,“这种考试不能真正考核业务水平,还耗费时间、金钱成本,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而随着职称评审中各项硬性指标的放宽,如何确保公平公正是制度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兑饧诽岢觯晟瞥闲懦信岛褪懦徒浠?,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专家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职称评审中的不正之风。
不搞“大一统”
创新评审机制
职称问题,不仅让教师、医生等群体犯愁,还差点“弄丢”一枚奥运金牌。据报道,里约奥运会期间,有一名运动员为自己的职称评定忧心忡忡,上阵前找相关领导“讨说法”,直到得到肯定答复后才放心出场,最终不仅拿下金牌,还实现了中国在该项目上的新突破。
如何解决职称乱象和难题?关键在于完善职称的评审机制?!兑饧诽岢?,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逐步将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到符合条件的市地或社会组织,推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
吴江认为,创新人才管理方式,重点要解决下放评审权的问题。“过去的职称评价搞‘一刀切’‘大一统’,如今强调给用人单位放权、松绑,这意味着把权限下放,把职称评定与岗位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p>
下放权力的目的,就是实现人才的科学评价,保证公平公正?!肮サ闹俺破郎蠡剖切姓鞯嫉钠兰刍疲汛右嫡叩哪诓克匮砻婊?,与个人学术贡献和工作能力不相匹配。”熊丙奇表示,要让评审真正关注参评者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须改革由行政力量主导评审的机制,实行学术共同体评价。
对此,《意见》提出,要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单独建立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委员会或评审组,单独评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职称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谈及政府放权与评价机制,吴江表示,改革政策重在落实?!耙皇钦湃ㄒ轿?,不能层层截流。比如综合管理部门放了权,结果到主管部门那里给截住了;二是要防止用人单位内部控制,比如在学校,高级职称被校长拿走了,一线教师却拿不到?!蔽饨?,设置评委会、评审组,同样要面向社会,做到独立评审,明确人员组成、公开规则和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除了简政放权外,《意见》同时明确,要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例如加强对自主评审工作的监管,对于不能正确行使评审权、不能确保评审质量的,将暂停自主评审工作直至收回评审权;健全专业化的考试评价机构,建立职称评审考试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职称证书查询验证服务等。
就海外人才引进,《意见》同样有所着墨。例如:在内地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各地颁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员,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在条件成熟的领域探索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结果的国际互认等。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很多外国人才,这就要求探索和开展人才评价的国际互认,打开海外人才的使用思路?!蔽饨硎?,海外人才的引进要适应国际惯例,同时应尽快编制高端紧缺人才目录,针对各国人才优势精准引进。只有如此,海外人才的职称评审和绿色通道建设才能跟得上。本报记者 刘 峣 邹雅婷
编辑:曾珂
关键词:职称制度 迎重大改革 人才评价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