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何打动人心
截至1月6日,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映21天收获票房620万元,这是“铁杆”观众用一张张电影票换来的,至今不少影院仍有上午或下午一场的排片,包括豆瓣7.6的评分,这都令导演萧寒特别感激,他说“我是幸运的”。2015年,萧寒与梁君健联合执导的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登顶大银幕,同样获得很高的关注度,还成为《人民日报》推荐的年度五部电影之一。最近在电影热映的同时,《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同名图书也趁热出版问世,导演萧寒、撰稿绿妖也走到了众多观众面前,谈谈被粉丝称为“修文物”的纪录片的背后事。
镜头终于架在了师傅们的工作台前
一年前,2016年1月初,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不声不响中火了,这部3集纪录片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第一次系统梳理了故宫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和修复技艺?!罢庖磺卸际腔担毕艉?,“因为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的缘故,我们拍摄的申请得到批准,镜头终于架在了师傅们的工作台前?!?/p>
早在2010年,萧寒他们就有这样一个心愿,希望将一直深藏在故宫幽深角落、不为人知的修复师,展现在镜头前,有机会让大众知晓。于是从那时开始,萧寒的合作伙伴、《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制片人雷建军便带领他的学生们多次深入故宫调研,编写了近10万字的田野调查报告。一边准备,一边等待,眼看着一些师傅退休又返聘,萧寒他们的镜头也迟迟未能靠近他们,直到故宫博物院院庆90周年要进行一些文物集中修复展出的信息传来,萧寒得知了可以拍摄的消息,“我都有些觉得突然”。
让大家为这部纪录片“燃”起来
萧寒他们的拍摄和后期历时不到一年时间,那些隐在故宫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书画、织绣、漆器等珍奇文物背后的修复师,第一次向公众展现了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 2016年年初,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于央视九套纪录频道首播,随后爆红网络,获得近亿次点击量,豆瓣评分更是高达“逆天”的9.4分?!笆酝蚣频墓睦驮扌硪约笆磺宓母鞣狡缆鄱既梦颐怯志窒玻匀灰灿幸坏愕慊炭??!毕艉沧晕剩壕烤故鞘裁创蚨四敲炊嗳说男?,让大家一起为这部纪录片“燃”起来?
特别鲜活的例证是55岁的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不经意地成为“男神”“网红”。绿妖讲到,早上7点钟,103路公交车上,突然有一位年轻姑娘穿过车厢走到最后一排座位前面:您是王老师吗?我看您半天了,实在憋不住,我马上就要下车了,能不能跟您合个影?这样的情形不胜枚举。绿妖说,在骤然降临的声誉面前,王津师傅异常淡定,仍然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遇到合影就坦然接受,这份定力是40年故宫修复生涯带给他的,也是许多“90后”喜欢他的原因。
不要急匆匆地去看一部说着“慢”的电影
“对于故宫这个题材来讲,它是值得被呈现在大银幕上的?!毕艉衔嗣怯Ω迷诰薮蟮牡缬耙簧习舶簿簿驳毓劭匆徊考吐计?,而不是急匆匆地去看一部说着“慢”的电影。这部影片也正是因为传递出的那种“择一事、终一生”的态度以及令人怀念的、浓浓的人情味而打动人心。在那些陈旧而冰冷的古董、几百上千岁的文物背后,那些生动的故事鲜活地流淌在银幕上——像去串门一样随口来一句“我去寿康宫打个水”;在小院里懒洋洋地逗逗“御猫”的后代;又或者在午休时分骑着电动车到城门外抽根烟……正是这些逗趣的日常生活,让这群身怀绝技的人鲜活起来。
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观众对西三所的平房小院一定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是个杂居的四合院,也是文??萍疾康奈奈镄薷词γ巧习嗟牡胤健!坝涤幸恢掷茄坦龉龅耐饷娴娜嗣挥械挠瞥さ慕谧唷!甭萄?,“这里上班的人们之间关系很好,那种放松和温暖有一种异于现代社会的人情味,这大概也是接了地气的缘故?!倍驮?016年底,故宫的文??萍疾恳寻崂胄≡海ǖ揭欢氨怀莆拔奈镆皆骸钡男赂锹ブ?,这里拥有更利于文物保存的环境和更理想的修复空间?!段以诠使尬奈铩吩谝欢ǔ潭壬霞锹剂苏飧鲂≡鹤詈笠欢蜗驶畹氖惫猓耙桓鍪贝崾?,代之以另一个时代的开启,故宫也将注入更多新鲜血液?!?/p>
工匠思维就是立足于地的老老实实
令绿妖最为感慨的是在故宫采访修复师时,经常听到的一个字:“随”?!鞍蜒丈奖咚?、把眼睛随上,意思是说修补的部分要跟原有部分颜色上找齐,随上,便是浑然一体,便是分不清哪是原件,哪些地方是后补的。修旧如旧,才显技艺高深?;贡热缡榛薷吹墓丶墙抑?,稍有不慎就会毁掉文物,需要靠手指轻搓慢捻,捻成极细小的条取下来,一幅画要揭一个月,过程十分枯燥,只能拼耐心?!痹谝簧闲薷词γ撬担胺凑晌颐钦庑斜鹣胪道?,你干得越少越不行,就得多干,没悟性的必须多干,才能找出感觉来”,这些简朴的大白话,让匠人的世界呈现于观众眼前。绿妖是记者出身,曾采访台湾农业,也曾长达几年深入西藏,采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村落和传承人,这次对文物修复师们的采访令她特别感慨,“相比于跳跃发散、讲求创意的艺术家思维,工匠思维就是立足于地的老老实实,是在意每一件物品的手感,是面对文物如履薄冰的谨小慎微,也就是职业性的敬畏与谦恭?!?/p>
萧寒提到,侯孝贤导演曾拍过一部台北“故宫”的纪录片,名为《盛世里的工匠技艺》。同样是关注“工”,导演没有用逐个讲述的手法来展示那些珍品,而是选取了三件乾隆时期无名工匠的作品,并围绕着它们展开细致刻画和丰富联想,用这些无名工匠的不朽作品,来领会盛世工匠的用心和千年文化的厚度。萧寒高兴地表示,《我在故宫修文物》有幸成为2017年在台湾院线上映的影片之一,也希望能够引发台湾同胞们的共鸣。
编辑:陈佳
关键词:《我在故宫修文物》 为何打动人心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