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郑春辉木雕印象:浸满思念的那一轮月
第一次听到郑春辉的名字,是在与故宫博物院的一位专家闲聊中。当时故宫正在筹备《石渠宝笈》特展,说到要展出《清明上河图》时,专家说,在福建莆田有人将《清明上河图》雕在了十几米长的一根整木上,而且是把张择端本与清院本分别雕在了木头的两面,雕得相当好?!鞍峁匆黄鹫拱?。”我脱口而出。“人家没同意?!惫使┪镌耗芸粗兴淖髌罚尤徊豢?!这是什么人,这么牛?郑春辉,这个挺普通的名字便印在了我心里。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局部)
12.3米×3.1米×2.4米 木雕《清明上河图》
40厘米×18厘米 沉香木雕《大赤壁》(局部)
第二次听到“郑春辉”,恰好是在莆田出差,一位知道我对非遗有兴趣的朋友推荐去看他的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因工作关系,我看过太多木雕精品,但是站在这件作品前时,我还是控制不住地激动了。
一根十几米长的香樟木,正反两面分别雕刻着两岸故宫收藏的《清明上河图》,每一面都有五六百个人物,还有大量的车辆、船只、店铺、民房。房舍街道鳞次栉比,拥挤的人流、五行八作的细致描摹,无不体现出雕刻者的精湛技艺。尽管每个人物最多只有寸把长,可是神态各异,身份鲜明。透过街边酒肆的窗户,连里面正在把酒言欢的食客亦刻画得活灵活现。
且不说人物丰富的神态,光是那一根根缆绳就已令人叹为观止。我最初以为是真的绳子,凑近方知是木头雕琢而成,“想来是单独雕刻好再拼装上去的吧”。不料我又错了,那些粗细如牙签、看起来十分柔软、似乎可随风摇曳的绳子,竟然是在整根木头上直接雕出来的!
《清明上河图》可谓是莆田木雕技法的集大成者。整个作品融会了镂空雕、透雕、浮雕和精微透雕等雕刻技法,繁而不杂,层次分明,街市的喧闹声、行船声和流水声都仿佛在耳畔。
传世的《清明上河图》最著名的有三个版本:北宋张择端刻画的是宋都开封的民情,藏于故宫;明代仇英绘的是明中期苏州的繁华,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清代五位宫廷画家共同描摹的是清京城的风俗,称清院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之所以选择两岸故宫所藏版本作为创作的蓝本,郑春辉说“寓意两岸同根同源”。
传统的莆田木雕,最初是用于寺庙神像、建筑构件,多表现宗教故事、百鸟朝凤、吉祥富贵等传统内容。作为这项国家级非遗的传承人,郑春辉创作这些传统题材的作品可谓轻车熟路,得心应手。但他并未满足于此,而是挑战自我,大胆地将山水画引进木雕创作,并且用沉香进行雕刻。
沉香是一种稀有的香料,自古便有“沉、檀、龙、麝”之说。沉香位于众香之首,是大自然无与伦比的恩赐,是树脂与木实成分的固态凝聚物。当一些特殊的香树受到雷击、虫咬等外来伤害后,在病变部位分泌出树脂。经过漫长的积聚过程,再经历千百年的天地洗礼,最终淬炼成沉香。沉香的成分特殊,因而雕刻起来比一般的木材要困难许多,考验着雕刻者的技术与经验;而特殊的形成过程,使沉香呈现出的形状往往是表面凹凸不平,轮廓也不规则,因而对创作者的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法,对郑春辉不是问题,而设计则花费了他大量心血。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思考,他发现沉香无规律的外形特征恰恰与中国山水画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一块长40厘米、宽18厘米的沉香,外形完全没有规则,表面充满层层叠叠的纹理和空洞。如果用传统雕刻的眼光,或许这就是块废料,至少也要大刀阔斧地改造一番。然而,郑春辉却巧妙地将原料的“缺陷”构思成了滔滔江水和江边的悬崖峭壁,只在三分之一处雕了一叶小舟。霎时间,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扑面而来。
在沉香雕刻中,他将传统的“炫技”式雕刻,变为尊重原材料、依物象形,尽可能地保留木头的天然形态,尽量不用或少用削、凿、修、磨等雕刻手段,更多的是让材料以自身的美去感染观众。就像《大赤壁》这样,郑春辉“惜刀如金”,却运用镂空雕、透雕,甚至莆田木雕特有的精微透雕画龙点睛,把一块块貌似朽木的沉香变成了一幅幅立体山水。
人们常说郑春辉的木雕作品是一幅山水画,而我在他的山水间听到了一首歌,一首田园牧歌,一首吟唱乡愁乡情的田园牧歌?!拔宜寄罟氏绲男『樱褂泻颖咧ㄖǔ璧乃?;我思念故乡的炊烟,还有小路上赶集的牛车;我思念故乡的明月,还有青山映在水中的倒影……”
小船、拱桥、茅屋、竹林是郑春辉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元素,而这都故乡的影子。木兰溪、溪边的大榕树、树下系着的归舟,远处的山,天边的云,还有云中若隐若现的月亮,这一切都是刻在他脑中抹不掉、挥不去的乡愁。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作为一个农民家庭中的长子,童年的郑春辉早早地就担起了生活的重担,放牧、砍柴、挑水、种地……清贫的生活磨炼出他坚毅的性格,吃苦于他犹如呼吸般自然。与一般农村娃不同的是,他喜欢在劳作一天之后望月,在与明月的互相凝视中,他似乎获得了某种灵犀。
夕阳西下,山村的茅屋已升腾起袅袅的炊烟,归家的老牛沿着溪边熟悉的小路慢慢踱步,牧童的短笛和着村头水车的吱吱嘎嘎,一支古老的歌谣便在竹林与龙眼林间晕染开来。成年后,已经成为木雕名家的郑春辉,把童年的歌,少年的梦,都刻进了自己的作品中。这件沉香木雕《家园》,带着他浓得化不开的乡愁,被永久收藏进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乡愁已化作血液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无时无处不流露出来,正如他自己所说:“现在身居高楼林立的城市,常常有‘问明日家在何方’的感慨。山水田园就是我心中的一方净土?!比缃瘢4夯匀匀幌不锻?,因为月亮里有他对家乡的思念。
工匠与大师的差距,或许就是这一份情怀。(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摄)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郑春辉 木雕 清明上河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