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5个关键词,感受2016法治中国前进脚步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题:5个关键词,感受2016法治中国前进脚步
新华社记者罗沙、杨维汉、涂铭
密集审判贪官、立法不断进步、纠正冤假错案、深化司法改革、推进司法公开……2016年,法治中国的脚步铿锵向前,哪些关键词赢得人们瞩目?
【贪官“审判季”】
随着近年来落马的“大老虎”进入公诉和审判期,对落马高官的密集开庭审理与宣判无疑是2016年法治领域一大特点。
从去年1月6日西宁市委原书记毛小兵案一审开庭,到12月30日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乐大克被判13年,2016年共有超过40名省部级及以上级别的落马官员受审或判刑。这一年里,令计划案、白恩培案等诸多广受关注的贪腐案件尘埃落定,而在同一天内开庭或宣判两名省部级高官的情况多次出现。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落马高官被指控、认定的犯罪事实,主要集中在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提供帮助并收取财物,其中不少贪官都曾通过家人、亲属收受财物。
另一方面,虽然许多落马官员都因如实供述罪行、认罪悔罪、积极退赃等具有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而被从轻处罚。不少人还有“到案后主动交代侦查机关尚未掌握的大部分受贿犯罪事实”或“检举揭发他人犯罪”的情节,但值得注意的是,终身监禁的判??汲鱿衷诜ㄔ号芯鲋?。
2016年10月9日被判处死缓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の被嵩敝魅挝卑锥髋?,是刑法修正案(九)新增对贪污罪、受贿罪可以在判处死缓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的规定施行以来,首个获此惩处的“大老虎”。
同样在2016年被判终身监禁的另外2名“知名”贪官则属于“小官巨贪”的典型,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受贿金额折合人民币超2亿元,而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物资供应分公司原副总经理于铁义更是超过3亿元之巨。
法学界人士指出,让落马官员永远失去自由,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失去生命和财产更有震慑力。对贪官的严厉判决不仅有利于营造“不敢腐”的氛围,也有助于唤起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惩治腐败的热情。
【立法看点多】
“善治”需要“良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2016年立法工作可谓亮点频出。制定10部法律,修改共涉及20余部法律……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回应的正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关切。
慈善法的施行旨在让慈善事业步入良性发展的法治轨道;环境保护税法确立了税收法定原则,开启“以税治污”新路径;网络安全法直指涉及国家安全和公众利益的要害问题,构建出运用法律手段捍卫网络安全的“中国方案”……
“判断一部法律立得好不好,标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管用、好看?!比舜蠓晌被嵛敝芄馊ㄋ?。
如何让法律“管用、好看”?从民法总则草案的审议过程可见一斑。拟于2020年完成编纂的民法典关系到国家整体法治格局,作为民法典基础的民法总则草案2016年内已经三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的诉讼时效到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标准,对于公众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关心的问题,草案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及时作出回应。
2016年的立法工作还有一大亮点值得一提。针对香港特区立法会选举及个别候任议员在宣誓时宣扬“港独”主张,侮辱国家、民族引发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11月7日表决通过了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明确了依法宣誓的有关含义和要求。
多位法学专家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此次释法十分及时,是依法维护国家统一、坚决遏制“港独”势力的必要之举,其合法性、权威性不容置疑。
【正义不缺席】
2016年2月,因故意杀人罪、放火罪于1994年被判死缓的陈满沉冤昭雪。2016年4月,18年来3次被判死缓的刘吉强终被改判无罪。2016年12月,最高法第二巡回法庭再审改判聂树斌无罪……
法治进步,在于司法机关坚持依法公正办案,也在于司法机关能否直面历史疑案,坚决纠正错案。法学专家普遍认为,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不能简单地把冤假错案件归结为当时的历史条件,必须进一步探讨造成冤假错案件的根本原因。
2016年7月召开的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提出,制定科学合理的司法责任追究制度,是确保办案质量、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必然选择。对故意违反法律法规或因重大过失造成错案或其他严重后果的,特别是对因刑讯逼供、打击报复、徇私枉法等情形造成冤假错案的,必须依法追究司法责任。
2016年10月,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意见发布,改革完善刑事诉讼制度,充分发挥审判尤其是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に呷ā⒐门兄械淖饔?,切实维护司法公正、防止冤假错案。意见强调,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数据显示,在继续纠正冤假错案的同时,全国各级法院去年1月至10月依法宣告808人无罪。
【司改“牛鼻子”】
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关键在于抓好司法责任制改革这个“牛鼻子”。而员额制改革是实现法官检察官专业化、职业化的重要基础制度,是实行司法责任制的前提。
2016年,司法人员各归其位、各尽其职的分类管理格局基本形成。记者从权威部门了解到,目前全国已有2978家法院、3053家检察院完成员额制的入额遴选,分别占全国法院、检察院总数的84.9%、85.1%;共产生入额法官10.44万名、检察官7.26万名。
各地普遍将法官检察官员额控制在中央政法专项编制的39%以内并留有余地,突出办案能力、司法业绩遴选优秀人员入额。
法官、检察官员额精简了,但办案的人多了,85%以上的人员配置到办案岗位,一线办案人员增加20%左右,法官检察官队伍总体稳定。
符合司法规律的办案机制在全国政法机关已经初步建立,“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正成为现实。上海、浙江、青海等地由法官、合议庭直接裁判的案件达到98%以上,由检察官审查决定的公诉案件占90%以上。
权力下放倒逼法官、检察官办案由“过得去”向“过得硬”转变。各地通过机制调整、信息技术、案例指导等措施,促进了人均结案数、当庭宣判率上升,上诉率、发回改判率下降。2016年,全国法院结案1979.5万件,同比增长18.33%,一审服判息诉率达89.27%。
【透明促公正】
2016年,人民法院深入推进司法公开,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进步显而易见。
你还向法院打听案件进展吗?深化审判流程公开——变当事人千方百计打听案件进展为法院主动告知当事人。各高级人民法院已基本建成辖区统一的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平台,实现“全国法院全覆盖、各种案件类型全覆盖”,可以通过网站、短信、微信等多种渠道向当事人推送案件流程信息。各级法院公开审判流程信息25.5亿项,有效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
你想看庭审直播吗?深化庭审活动公开——建立中国法院庭审公开网。最高人民法院自去年7月1日起,所有公开开庭的案件庭审活动都通过互联网直播,截至去年11月底共直播庭审143次。各级法院建成2万多个科技法庭,实行庭审活动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并以数据形式集中存储、定期备份、长期保存。
你想浏览裁判文书吗?深化裁判文书公开——建成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网。截至去年11月,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超过2300万篇,访问量突破42亿人次,其中超过11亿人次的访问量来自海外,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5个关键词 2016法治中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