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李昌平:切实加强民族院校意识形态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只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有效履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明确了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民族院校党组织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自觉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民族院校意识形态工作。
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政治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院校更加重视校园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时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思想理论界不断趋于活跃,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交流交融交锋不断,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民族院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外来文化渗透影响问题日益突出。
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矛盾和利益纷争处于震荡调整期,热点问题相互叠加、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社会思想纷纭激荡,尤其是网络信息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日益加大。青年学生习惯于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传播和接受各种信息,由于各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汇聚于网络,尤其是网络负面信息的作用,投射到现实生活,很有可能颠覆传统的是非判定标准,让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形成时期的青年学生感到困惑陷入迷茫。
西方某些国家和组织一直把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壮大视为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的挑战。他们有针对性地对我青年学生大肆兜售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价值观念,企图动摇青年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民族的认同、文化的认同、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威胁我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安全,对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具有很大的蛊惑性和欺骗性。
对上述问题,民族院校党的领导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站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高度加以对待,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政治定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把握根本任务、落实主体责任、汇聚精神力量
牢牢把握根本任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做好民族院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要着眼于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重点深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引导民族院校师生深刻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全面学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自觉履行主体责任。意识形态工作关系民族院校组织、思想、理论和队伍建设全局,党的领导部门要把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放在重要位置,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树立抓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职、不抓意识形态工作是失职、抓不好意识形态工作是渎职的观念。领导干部要走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在各种思想交锋中,要敢于发声、敢于亮剑。党委“一把手”要带头抓、具体抓,党政“一把手”要牵头抓总、靠前指挥,管好阵地、把好导向,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不能当“跷脚老板”“甩手掌柜”。
着力汇聚精神力量。要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凝心聚力,教育各族师生懂得,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要凝聚广泛共识、汇聚不竭力量,调动各方面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要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党务管理、政务管理、院系管理、学科管理、校园管理、师生管理的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着力重点、服务民族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民族院校党组织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纳入年度考核。党委一班人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者、推动者、执行者,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定期听取各部门意识形态工作汇报,定期通报意识形态领域新情况,全面负起领导责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宣传、教务、学生工作部门共同参与组织领导的体制机制。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把信念特别坚定、立场特别鲜明、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决、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诚,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善于做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确保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
明确着力重点。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坚定信心决心,做好民族院校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找准民族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各族师生进行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团结教育,突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基本政治制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民族问题的分析判断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在各族师生中广泛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四观两论”的教育,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的意识。院校出版、办报、办刊、办台、办网,要坚守思想防线,严防“舆论飞地”。要善待、善管、善用网络媒体,打好网上舆论战。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增强民族院校师生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确保校园意识形态安全。
服务民族工作。民族问题的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要教育党员干部和各族师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立志、立足、尽心服务于民族工作。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越需要会聚全民族的磅礴之力,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李昌平(国家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李昌平 民族院校 意识形态工作 校园意识形态建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