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公报讲了啥 重点在这里!
原标题:解读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公报讲了啥 重点在这里!
1月8日下午,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闭幕,并通过了全会公报。认真研读新鲜出炉的全会公报,可以发现本次全会不仅对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17年进行了部署,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选举出了新的中纪委副书记,并对两名中纪委委员作出了处分决定。
下面,央视新闻带你一起“划重点”——
回顾2016年七项工作总结五点体会
从公报看,2016年的工作主要归纳为七项:
一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坚守职责定位;
二是坚持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统一,推动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全覆盖;
三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实践“四种形态”;
四是深化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充分彰显;
五是减少存量、遏制增量,巩固不敢腐氛围,净化政治生态;
六是坚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保障;
七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
全会总结的工作体会主要是五点: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二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个根本,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党内监督;
三是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把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到基层,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
四是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把纪委的自我监督与党内监督、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自觉接受党和人民考验;
五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从宽松软到严紧硬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

提出2017年七项任务
2017年的工作部署主要是七个方面: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严明换届纪律;
二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交上作风建设合格答卷;
三是以强有力问责督促各级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四是扎实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完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
五是坚定旗帜立场、紧盯目标任务,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六是立足本届完成纪检体制改革任务,提炼总结实践成果;
七是无须扬鞭自奋蹄,绝不辜负党和人民重托,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

对比一年前的六次全会公报可以看出,此次依然是“757”的架构,略微不同则是在2017年的七项任务中增加了严明换届纪律和推进监察体制改革的内容,这与今年即将召开十九大、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正在推进有着密切关系,值得关注。
用制度防止监督执纪权被滥用
全会召开前,1月3日至5日,中央电视台连续三天播出了专题电视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控机制,坚决清理门户,严防“灯下黑”,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的情况,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正是为本次全会通过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营造舆论氛围。
据悉,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将查找各环节的风险点,明确请示报告、线索处置、审查审理、涉案款物管理工作规程,建立审查过程全程录音录像、打听案情和说情干预登记备案等制度,把纪委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2016年12月5日至6日,王岐山在江苏调研时指出,规则要向全社会公布,昭示执纪者有更为严格的纪律要求,表明监督者必须接受监督。下一步,即将公布的规则全文值得关注。
选举出新的中纪委副书记两名中纪委委员被处分
本次全会选举李书磊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书记,这是十八届中央纪委继三次全会增选杨晓渡为中纪委常委、副书记和四次全会选举刘金国为中纪委常委、副书记之后,第三次选举出新的中纪委常委、副书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领导人员的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王伟、李玉赋、陈文清、黄树贤先后调离中纪委,不再担任中纪委常委、副书记,杨晓渡、刘金国、李书磊相继补缺。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调任中央纪委秘书长的杨晓超,为中央纪委历史上首位正部长级的秘书长,因此在此次李书磊补缺后,中央纪委领导包括王岐山、赵洪祝、杜金才、吴玉良、张军、杨晓渡、刘金国、李书磊、杨晓超,与2012年11月选举出的人数持平,正部级以上领导仍为9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人事变化是对王仲田、李建波两名中央纪委委员作出处分的决定。这也就意味着,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从2012年11月选出的130人,继2015年减为128人后,目前已减至126人。
这并非本届中央纪委首次对中央纪委委员作出处分。2015年的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申维辰、梁滨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纪委常委会此前作出的给予二人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而七次全会作出处分的两名中央纪委委员,则并没有被开除党籍,王仲田是被撤销党内职务、也就是被撤销了中央纪委委员的身份;李建波则是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责令其辞去中央纪委委员。
查看王仲田和李建波的履历可以发现,二人都曾经有在中央办公厅工作过的经历,其违纪问题是否发生在此期间,目前尚未得到披露。

这次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公众尤其关心,因为反腐倡廉事关大家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民族的命运前途,这次全会的精神也回应了公众对于纪检监察机关的几个重要关切:
纪委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次全会提出,要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这六个字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工作要更具系统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谁来监督纪委?
纪委监督全党,反过来谁来监督纪委呢?这个问题在过去四年当中,纪委都一直在实践中做着回答。这次中纪委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这是一个制度性的文件,把监督执纪的权力也放进了制度的笼子。
除了纪委,反腐倡廉还依靠谁?
在反腐倡廉的过程中,纪检监察机关起着关键的、突出的作用,除了它,中央反腐工作还依靠谁?各级党政部门都有自己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所有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一起努力。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坚持四个“相统一”(即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抓惩治和抓责任相统一、查找问题和深化改革相统一、坚持选人用人和严格管理相统一),其中有一点“查找问题和深化改革相统一”,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也都是为了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大家的努力是一脉相承的。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如何继续推进?
通过中纪委七次全会概括了当前反腐进程——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但同时也各有挑战并面临着新的任务:不敢腐的高压态势要继续保持;不能腐方面继续强调标本兼治;不能腐方面,要铸牢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总而言之,要看清此次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的核心精神,不妨也给它下三句话的定义:它是全面从严治党过去四年的一次总结会;是面向十九大、面向百年大党目标进一步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动力源;是反腐倡廉进程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干的一个“加油站”。大家同频共振,一起努力,这些目标就能够实现。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公报 重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