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五种病不一定要吃药 试试这些“穴位方”
![]()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生了病就得吃药,血压高得吃降压药,血糖高得吃降糖药,胃疼得吃胃药,心脏出了问题得吃救心丸,睡眠不好得吃安眠药,鼻炎犯了得喷鼻炎药……毛病越多,家里常备的药也就越多,其实,在我们正常用药的同时,常常按按人身上的穴位,或者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冬季上火:两只手能断火源
人在气候干燥的季节及湿热的天气里容易上火,北方冬天有暖气,更是容易上火。我们身体里又有哪些穴可降火呢?
清心火——劳宫穴。心火亢盛多见于工作压力较大、烦心事较多、遇事老爱着急的人,大多有情绪烦躁、夜间浑身燥热而失眠、多梦、焦虑等症状,此类人的清火药就是劳宫穴。
劳宫穴位于手握虚拳时中指指尖点到的位置,具有清心泄热、开窍醒神,消肿止痒的功效,清泻心火要用强刺激,可内外劳宫(手心为内劳宫,对应手背处即为外劳宫)同时掐按,并朝第三掌骨桡侧方向用力,使麻胀感蹿至中指尖,可泻心火。
清肠胃火——商阳穴、厉兑穴。比如你吃了太过油腻的东西后上了火,表现出口气重、便秘,排便之后肛门有灼热感,这种情况都是胃火。这时可用身体的降火药:商阳穴和厉兑穴。商阳穴位于人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在此穴位针刺放血,可以起到清利大肠的作用。厉兑穴在足第二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处,在厉兑穴针刺放血可以起到清泻胃火的效果。
止咳化痰:上下并用来化痰
中医认为,咳嗽是由外在的风邪侵犯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使得肺气不清,不能正常地发散和下降所造成的,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
久咳不愈——孔最穴。我们身体上就有不花钱的止咳糖浆,那就是孔最穴。
孔最穴位于伸臂侧掌,在尺泽与太渊连线的中点上一横指处。弹拨孔最穴可以缓解久咳的症状,针刺孔最穴则可以治疗久咳。弹拨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手法,即用拇指深按于穴位,待出现有酸胀、疼痛的指感后,像弹拨琴弦一样地往返拨动。
咳嗽有痰——丰隆穴。如果你咳嗽的时候带痰,在我们身上的丰隆穴,跟孔最穴搭配使用就可以了。丰隆穴最擅长祛痰,健脾化痰止咳的效果都很不错。丰隆穴位于外膝眼与外踝前缘平外踝尖连线的中点,胫骨前嵴外侧约二横指处,按压有沉重感。
突发心脏?。阂赶掠芯刃耐?/strong>
如果你突然感觉心悸、心痛,这是心脏病发作前期的症状,身边又没有急救药物,该怎么办?危急关头,首先你一定不要慌,先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可以弹拨心经上的急救穴——极泉,这样就能为你争取到宝贵的救护时间。
怎样弹拨极泉穴呢?极泉穴位于腋窝的最深处,取穴时上臂外展,在腋窝中部有动脉搏动处。伸出你的左臂,因为绝大多数人的心脏都在左侧,用右手拇指伸入腋窝内,用力弹拨腋窝顶点的极泉穴,弹拨时手指下会有条索感,注意弹拨时手指要用力向内勾按,弹拨的速度不要过急,感觉会有明显的酸麻感,并向肩部、上肢发散。用此方法可以在几分钟内迅速缓解前胸部的胸闷气短、心悸、心痛的症状。
对于心脏供血不足,经常出现心悸、心痛症状的人来说,经常弹拨极泉穴,不失为一个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
巧治便秘:点揉艾灸来应对
我们身体上有4个穴位治疗便秘非常有效——大横、水道、支沟、上巨虚。同样的4个穴位,治疗不同类型的便秘时,刺激的方法和重点却有所不同。
热秘:治疗燥热内结导致的热秘,可在大横、水道两穴进行点揉,配合在上巨虚刺血拔罐。点揉大横穴和水道穴时要以左侧的穴位为重点。
气秘:治疗气机郁滞导致的气秘,以左侧为重点,点揉大横、水道两穴,再配合点揉支沟穴。
虚秘、冷秘:治疗气血虚弱和阴寒凝结所致的虚秘和冷秘,要用温补的方法,可以艾灸双侧的大横穴和水道穴。
取大横穴时仰卧位,在腹中部,肚脐旁开4寸,按压有酸胀感。取水道穴时仰卧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按压有酸胀感。支沟穴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中点直上量约四横指处,在前臂尺骨与桡骨正中间,按压有酸胀感。上巨虚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膝眼穴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控糖控压:揉腕掐踝可助力
我给大家介绍几个降糖控压的穴位,坚持按摩,配合口服药物,能帮你平稳控制血糖血压。
降血糖——然谷穴。降血糖最常见的药物是二甲双胍,其实人体里也自备了二甲双胍,那就是然谷穴。然谷穴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它的位置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每天晚上洗完脚可用拇指用力点揉这里,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
双向调压——内外关穴。我们的身体有一个神奇的降压穴,它在血压高时可降压,血压低时候可升压,这就是——内外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主血;外关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作用是推动气的运转,心脏血的搏动就靠气来推动。因此,外关与内关,一气一血,一阳一阴,一外一内,对血压具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尤其对于高血压伴有冠心病、血管狭窄、血脂偏高的人,更适合采用点揉内关、外关的方法。点揉时,上下要同时用力,每侧点揉30秒,左右交替,每天点揉5~10分钟。
编辑:赵彦
关键词:冬季上火 穴位方 鼻炎 安眠药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